[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2462.7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国;田硕;华剑锋;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立国;田硕;华剑锋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闵庄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定位装置,尤其是用于快换式电动汽车在换电工位上精确定位的装置,属于汽车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定位装置有用于灯光自动检测线的汽车定位装置,上述装置只能进行Y轴方向和X轴方向的定位,其中,定位装置X轴为汽车进入方向、Y轴为汽车左右方向、Z轴为垂直地面的上下方向且向上为Z轴正方向。另外,Better Place公司针对自动化快速更换动力电池汽车(称为:快换式电动汽车)开发设计了一种汽车定位装置,但这种汽车定位装置只可以对单一车型进行X轴和Y轴方向的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定位装置,以解决单一装置不能适配不同车型汽车的定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引导段和限位段,并沿X轴方向依次布置引导段水平辊轮组和限位段水平辊轮组,其中引导段水平辊轮组属于引导段,限位段水平辊轮组属于限位段,引导段设置有引导段导向杆,限位段设置有限位段导向杆和对中推杆,并且限位段还包括V型辊轮组,V型辊轮组能沿X轴方向前后移动。通过V型辊轮组实现定位装置对不同车型的适配,通过对中推杆精确定位汽车绕定位装置Z轴的角度,能使得汽车相对于定位装置对正。
进一步地,限位段还包括交叉辊轮组,其中交叉辊轮组一端固定在限位段水平辊轮组形成的通道末端,一端与V型辊轮组连接,交叉辊轮组能随着V型辊轮组前后移动,以便快速适配不同型号汽车的定位。
进一步地,V型辊轮组采用多排倾斜辊轮组组成,入口段辊轮组高度低于出口段辊轮组高度,这样形成一个不等边的V型,有助于降低停车难度。
进一步地,交叉辊轮组由两部分组成,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移动V型辊轮组相连接,两部分辊轮错位交叉,这样可以保证汽车轮胎始终支撑在辊轮组上,始终保持很小的侧向力。
进一步地,V型辊轮组下表面通过橡胶垫在轨道上滑动,当车轮压在V型辊轮组上时,橡胶垫可以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能够提高滑动阻力,这样V型辊轮组移动到位后不会因为汽车的刹车力和惯性力而再次移动。
进一步地,V型辊轮组支撑定位后的汽车的右前轮,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定位装置的部件,减少成本。
进一步地,对中推杆对称推出机构中,长连杆两端各连接一短连杆,长连杆只能绕中点旋转,两根短连杆长度相同,气缸轴线通过长连杆中点,直线轴承固定在气缸轴线延长线上,光轴两端分别连接气缸和对中推杆,光轴受到直线轴承的约束只能沿气缸轴线运动,而对称推杆受到连杆机构的约束,只能对称推出。
进一步地,对中推杆对称推出机构也可以采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控制对称推杆,该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两个相对顶点分别连接动力模块的两端,两个横推滑杆的两端也分别连接在这两个相对顶点上,两个横推滑杆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对中推杆,横推滑杆的运动路径由固定直线轴承限制,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另外两个相对的顶点分别连接在两个滑动直线轴承上,滑动直线轴承在固定滑轨上滑动。
其中,以汽车驶入汽车定位装置时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引导段导向杆采用前宽后窄方式布置在汽车左右两侧车轮内侧,或采用前窄后宽方式布置在汽车左右两侧车轮外侧,或采用以上两种方式叠加布置,用于将汽车引导进入限位段。限位段导向杆的安装间距与引导段导向杆的前端相同,与引导段导向杆的数量和安装位置相对应,用于规范汽车行驶路径。
对中推杆是一对可以对称推出的推杆,对称轴与XZ平面重合,它能够推动车轮在辊轮上沿Y轴方向移动,对中推杆可以布置在汽车两侧车轮外侧向内同步推出,也可以布置在汽车两侧车轮内侧同步向外平行推出。当限位段导向杆和对中推杆相对于汽车两侧车轮布置在同一侧时,例如限位段导向杆和对中推杆都布置在车辆左右车轮的外侧或内侧时,采用对中推杆代替全部或部分限位段导向杆,以便节省部件,减少成本。
所有辊轮都可以自由转动,从而降低汽车沿Y轴方向的摩擦系数,当汽车停放在辊轮组上的时候,可以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沿Y方向移动,所以汽车在驶入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上时失去侧向力,不能自主转向,但可以在外力作用下沿Y轴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其可以引导汽车快速驶入工位,特别是引导电动汽车快速驶入到电池更换工位上;通过辊轮使得汽车车轮不会与导向杆发生剧烈摩擦产生异响;能将汽车在X轴、Y轴方向上以及绕Z轴的角度进行精确定位;其还能兼容不同轮距轴距的车型,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立国;田硕;华剑锋,未经李立国;田硕;华剑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24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