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撞击制动功能的挂车液力冲击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9388.7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3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生;党潇正;文雄;李志强;卫晓军;刘晓亭;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10 | 分类号: | B60T1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撞击 制动 功能 挂车 冲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车制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在行进过程中具有撞击制动功能的挂车液力冲击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挂车在行进过程中的制动方式大多采用的是机械制动形式或气制动形式,在撞击制动的过程中,机械制动具有制动效能偏低,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气制动的滞后性更为严重。而大部分的机械式撞击制动系统中的冲击制动功能和驻车制动功能结构为一体式,使冲击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相互干涉,若其中一系统失效,另一系统也随之失灵。专利申请人(申请号:200920314368.X)公开了一种挂车制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行车惯性冲击制动装置、驻车制动装置和应急制动装置,所述行车惯性冲击式制动装置主要由牵引环、牵引连接装置、钩形臂、前旋转轴、前叉形臂、前转臂及钢丝拉绳构成,所述挂车牵引环固接在牵引连接装置前端,牵引连接装置后端与钩形臂的上端连接,钩形臂的下端与叉形臂的前端活动连接,叉形臂的后端与前转臂连接,前转臂的另一端与钢丝拉绳摆臂活动连接,钢丝拉绳通过制动调节器A与制动力分配装置前端连接,制动力分配装置的后端连接左、右制动拉绳,左、右制动拉绳分别连接左、右制动器总成。其结构是在牵引环与制动拉线之间设置了纯机械式的传动机构,其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挂车制动系统中。应用过程中,纯机械式的传动机构突显上述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具有撞击制动功能的挂车液力冲击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具有互相独立的采用液力冲击制动的行车制动机构和采用机械制动的驻车制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撞击制动功能的挂车液力冲击制动系统,包括固接有挂车牵引环的牵引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制动系统主要由液力冲击制动机构和机械驻车制动机构构成,所述液力冲击制动机构主要由液压主缸、制动软管、制动钢管、液压三通、左、右后制动钢管和左右制动器构成,所述牵引连接装置的后端与液压主缸连接,液压主缸出油口连接制动软管,制动软管通过固定座与制动钢管连接,制动钢管后端螺纹连接液压三通,液压三通另两个接头分别连接左后制动钢管和右后制动钢管,左后制动钢管和右后制动钢管分别连接左右制动器上的制动轮缸。
所述液压主缸主要由缸体、推杆、固定连接板、螺杆和保护弹簧构成,所述缸体与固定连接板固接,所述固定连接板两侧平行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装保护弹簧,所述推杆与缸体内腔滑动连接,推杆上套装有防尘套。
所述机械驻车制动机构主要由驻车制动手柄总成、棘轮、制动杆、制动力分配器、后制动拉绳构成,所述驻车制动手柄总成的旋转中心设有棘轮,并与棘轮同轴销接在固定座上,所述棘轮与设置在驻车制动手柄总成一端的棘爪啮合,驻车制动手柄总成后端连接制动杆,制动杆的后端与制动力分配器连接,制动力分配器的后端分别与左后制动拉绳和右后制动拉绳连接,左后制动拉绳和右后制动拉绳分别连接左、右制动器总成。
所述驻车制动手柄总成的下端挂接有应急制动绳。
所述驻车制动手柄总成与棘轮之间销接有助力气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的液力冲击制动机构和驻车制动机构,两者相互独立,液力冲击制动效能较高,机械驻车制动可靠,故挂车制动性能可靠性较高;驻车制动总成设置了纯机械式的传动机构,其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挂车液压制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制动主缸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牵引环,2.牵引连接装置,3.制动主缸,3-1.缸体,3-2.推杆,3-3.防尘套,3-4.固定连接板,3-5.螺杆,3-6.保护簧,3-7.螺母,3-8.出油口,4.制动软管,5.固定座,6.制动钢管,7.液压三通,7-1.固定螺栓,8、后制动钢管,8-1、8-2左、右后制动钢管,9.制动器,10.应急制动绳,11.棘轮,12.驻车制动手柄总成,13.制动杆,14.制动力分配器,15.后制动拉绳,16.转轴,17.助力气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9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