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4908.7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伟;范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刘珍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振器 双工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加工减震器的压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公司在减振器油筒总成加工工艺过程如下:1)封盖外圆与油筒内孔过盈配合,采用气动压装机将封盖压入油筒,保证尺寸H±0.2mm,压装高度采用工装定位。2)连接套组件内孔与油筒外圆过盈配合,采用气动压装机将组件压入油筒,保证尺寸H1±0.5mm,压装高度采用工装定位。现在采用的压装定位工装存在的问题有:
1、目前我公司生产的类似产品有200多种,相应需要200多套压装定位工装,故产品附加成本较高;
2、压装工装容易磨损,存在质量隐患;
3、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每次操作都需要把油筒先套入定位工装,操作完成后取出,油筒长度300-500mm,所以劳动强度很大;
4、压装机需要足够的空间尺寸才不至于干涉零件的装卸,压装机气缸行程较长,生产节拍慢;
5、连接套压装需要手扶操作,加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6、同样为“压装”工序,但是需要两台压装机,两个操作者,过程需要周转一次,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以解决现有压装定位工装存在的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包括下床身、上床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压装器和连接套组件压装器;所述封盖压装器和所述连接套组件压装器安装在所述上床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通过的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压装器和所述连接套组件压装器各设置有一个定位器。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包括一游标尺和可随游标调节高度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游标尺的游标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通过的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压装器还包括座板、定位柱、压块、压头和气缸;所述定位柱通过所述座板固定所述上床身的下部,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上床身的上部,所述压块通过所述压头固定在所述气缸的活塞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通过的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压装器还包括防止压块沿活塞轴转动并保持压块沿活塞轴线运动的导轨;所述压块设有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键;所述键与所述导轨的凹槽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通过的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组件压装器还包括座板、定位柱、压块、压头、气缸、开口定位卡块和椭圆块;所述定位柱通过所述座板固定所述上床身的下部,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上床身的上部,所述压块通过所述压头固定在所述气缸的活塞轴上;所述椭圆块铰接在所述开口定位卡块内,所述椭圆块的两端伸出所述开口定位卡块外,所述开口定位卡块安装在所述上床身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通过的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套组件压装器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开口定位卡块高度的定位滑轨;所述开口定位卡块滑动固定在所述定位滑轨上。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组件压装器还包括防止压块沿活塞轴转动并保持压块沿活塞轴线运动的导轨;所述压块设有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键;所述键与所述导轨的凹槽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通过的汽车减振器双工位压装机,所述封盖压装器和所述连接套组件压装器各设置有一个独立且相同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控制面板;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气缸、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有启动按钮和急停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游标尺、传感器和开口定位卡块的椭圆块实现对不同长度减震器油筒的精确压装。
2)在一台压装机上实现了压装封盖和压装连接套组件连个工序,过程不需要周转,每道工序的生产节拍约8-10秒,相比改进前提高一倍。
3)油筒采用定位柱定位,连接套依靠开口定位,操作过程除手工装卸工件外其余自动完成,安全可靠。
4)压块通过键沿导轨滑动,避免旋转和偏移,运动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