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能转向管柱和卡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8552.6 | 申请日: | 201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5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乐;曹立臣;高凤英;韩云肖;王万顺;杨靖;蒋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李翔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管柱 卡车 | ||
1.一种吸能转向管柱,该吸能转向管柱包括管柱(1)、调节轴(2)和管柱支架(3),所述管柱支架(3)具有安装部,所述管柱(1)与所述调节轴(2)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调节轴(2)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支架(3)上还在远离所述管柱(1)的方向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部相邻的碰撞易损部(3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易损部(322)沿远离所述管柱(1)方向的长度不小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支架(3)包括端面壁(31)和两个侧壁(32),所述两个侧壁(32)上对称地设有作为所述安装部的一对安装槽(321),所述调节轴(2)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一对安装槽(321)中安装固定;其中,所述侧壁(32)在毗邻所述安装槽(321)处形成有所述碰撞易损部(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易损部(322)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镂空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能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包括若干长圆孔(5),所述若干长圆孔(5)在所述安装槽(321)的中心线(OO’)上排列设置,所述安装槽(321)与紧邻的长圆孔(5)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长圆孔(5)之间均具有间隔壁(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能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线(OO’)上,所述间隔壁(51)的宽度依次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能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形成为具有多个通孔的蜂窝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能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包括狭槽,该狭槽与所述安装槽(321)具有相同的中心线(OO’)。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能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21)与所述狭槽相连通,并且所述狭槽的宽度小于所述调节轴(2)的直径。
10.一种卡车,该卡车包括车身和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卡车还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能转向管柱,其中,所述管柱支架(3)固定于所述车身上,所述管柱(1)的下端连接到所述传动系统,所述管柱(1)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a)不大于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85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式双车体
- 下一篇:电力机车用空气过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