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催化转化器性能及老化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6465.7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桂森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043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催化 转化 性能 老化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对汽油发动机的三元催化氧化器进行老化实验的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发动机催化转化器性能及老化试验装置,属于自动化测试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喷汽油发动机均装有三元催化氧化器,三元催化氧化器的作用是消除汽油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气体。三元催化氧化器的转换效率和寿命是汽油发动机选择及ECU标定的关键参数。目前已经有了关于三元催化氧化器的老化试验的国家标准,也有不同公司的更严苛的老化标准。标准中主要要求控制过量空气系数、老化过程温度和空速。为了达到此控制目标,以前的试验装置主要采用二种方案,一种是采用燃烧弹加温方案,此方案燃烧过程不同于发动机的燃烧过程,燃烧产物成分组成不能模拟发动机,燃烧过程是连续燃烧无脉动流,无法研究转换效率,是一种权宜方案,只能考核三元催化器的温度可靠性;另一种是采用修改发动机ECU参数的方案;此方案需要对发动机ECU进行动态修改,控制过程复杂,成本高,一旦操作不当,将对发动机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采用当排气温度过高时,排气管及发动机零部件会损坏,此方案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前的三元催化老化方案中温度、空速、过量空气系数参数控制复杂、可靠性差及无法真正模拟发动机燃烧过程的难题,提供一种控制过程简单,控制范围广,控制精度高的发动机催化转化器性能及老化试验装置,适用于各种汽油发动机的三元催化氧化器老化试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催化转化器性能及老化试验装置,包括发动机、三元催化氧化器、与发动机相连的测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空气调压阀、与压缩空气调压阀相连的补气空气组合喷嘴、与发动机的进气管分别相连的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和汽油喷射控制系统,所述发动机通过换热器与三元催化氧化器相连,所述补气空气组合喷嘴与所述换热器相连。
所述发动机与换热器之间、换热器与三元催化氧化器之间分别设有过量空气系统传感器。
所述汽油喷射控制系统由相连的汽油机喷油器和脉宽控制器构成,所述汽油机喷油器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相连。
所述补气空气组合喷嘴包括相连的临界管与气动阀,所述气动阀与所述换热器相连,所述一个临界管与一个气动阀为一组,共由两组并联构成所述补气空气组合喷嘴,所述的临界管中一个为调节温度临界管、另一个为调节过量空气系数临界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任何汽油发动机进行试验,不再需要使用特指的某一特定的ECU的发动机;采用在排气管中补油和补气控制过量空气系数,不再采用更改ECU的方法;发动机在某一特定的负荷工作,不再是在最高或超负荷运转状态运行,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寿命;采用脉宽控制喷油,大大提高温度控制精度;采用多个临界喷嘴控制补气量,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温度控制范围宽,最高可达110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油喷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补气空气组合喷嘴的连接结构框图。
图中:1测功机;2、补气空气组合喷嘴;3、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4、压缩空气调压阀;5、汽油喷射控制系统;6、发动机;7、三元催化氧化器;8、过量空气系统传感器;9、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发动机6、三元催化氧化器7、与发动机6相连的测功机1、压缩空气调压阀4、与压缩空气调压阀4相连的补气空气组合喷嘴2、与发动机6的进气管分别相连的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3和汽油喷射控制系统5,所述发动机6通过换热器9与三元催化氧化器7相连,所述补气空气组合喷嘴2与所述换热器9相连。所述发动机6与换热器9之间、换热器9与三元催化氧化器7之间分别设有过量空气系统传感器8。
根据图1、图2,所述汽油喷射控制系统5由相连的汽油机喷油器和脉宽控制器构成,所述汽油机喷油器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相连。
根据图1、图3,所述补气空气组合喷嘴2包括相连的临界管与气动阀,所述气动阀与所述换热器相连,所述一个临界管与一个气动阀为一组,共由两组并联构成所述补气空气组合喷嘴2,所述的临界管中一个为调节温度临界管、另一个为调节过量空气系数临界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桂森,未经梁桂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6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库取样车
- 下一篇:全自动输液瓶电子微孔检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