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动机上进气管的单向阀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1794.2 | 申请日: | 2011-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5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杜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红峰 |
| 主分类号: | F02B77/11 | 分类号: | F02B77/1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上进 气管 单向阀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管结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同类产品只有一个进气管,通气管与发动机、化油器是通透的,使用中容易出现的弊端是:1,当发动机停止工作后,由于发动机失去风力冷却,导致发动机内部的温度继续升高,高温气流会通过进气管内的通孔传导到化油器上,造成化油器温度升高,从而引起发动机高温熄火或者高温难启动的不良后果。2,当发动机由于点火角度发生变化或者配气相位不当等原因引起反喷时,喷出来的汽油会通过进气管喷到机器外,造成浪费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上进气管的单向阀总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停止工作后,造成化油器温度升高,从而引起发动机高温熄火或者高温难启动的不良后果而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以及发动机由于点火角度发生变化或者配气相位不当等原因引起反喷时,喷出来的汽油会通过进气管喷到机器外,造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单向阀体(1)、阀片(2)、阀片套(3)和进气管(4);
所述的单向阀体(1)前侧有一个接口,接口周边有连接法兰板;单向阀体(1)后侧有一个四棱台体,四棱台四个侧面和前面有通孔,通孔与接口连通;
有四块呈梯形结构的阀片(2)设置于单向阀体(1)的四棱台四个侧面的通孔处,四块阀片(2)底边通过螺钉与单向阀体(1)上的四棱台底部边沿连接;
单向阀体(1)的四棱台及连接的四个阀片(2)从前侧插入进气管(4)中,单向阀体(1)接口边沿的法兰与进气管(4)两侧通过螺栓连接,在进气管(4)与单向阀体(1)对接部位还垫有一个阀片套(3)。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上进气管的单向阀总成,还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下隔热板(5)、进气管套(6)和上隔热板(7);
进气管套(6)中间有一个方形的孔,该孔与进气管(4)后侧孔相对,该孔上下边处各有一个分别向上下的弯折板,该弯折板构成分别向上和向下的凹槽;
下隔热板(5)上边沿和上隔热板(7)的下边沿各有一个方形缺口,两个方形缺口分别插入在进气管套(6)前侧上下的凹槽中,使得上隔热板(7)和下隔热板(5)边部对接且上隔热板(7)和下隔热板(5)固定连接在进气管套(6)上;进气管套(6)连接于下隔热板(5)后端口处。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的技术方案,它是在进气管上设置了一个单向阀,从以下两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并有了新的突破性的进步:1,隔热,在原有的进气管基础上设置了一个单向阀,单向阀、单向阀片、单向阀套与进气管组成一个机构,当发动机内部的温度升高后,在单向阀的阻挡下,高温气流无法传导到化油器上,起到隔热的作用,保证化油器的正常工作。2,省油,当发动机由于点火角度发生变化或者配气相位不当等原因引起反喷时,单向阀会阻挡汽油的混合气体直接喷出,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件展开图。
图中符号说明:单向阀体1、阀片2、阀片套3、进气管4、下隔热板5、进气管套6、上隔热板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用于发动机上进气管的单向阀总成,包括单向阀体(1)、阀片(2)、阀片套(3)和进气管(4);
所述的单向阀体(1)前侧有一个接口,接口周边有连接法兰板;单向阀体(1)后侧有一个四棱台体,四棱台四个侧面和前面有通孔,通孔与接口连通;
有四块呈梯形结构的阀片(2)设置于单向阀体(1)的四棱台四个侧面的通孔处,四块阀片(2)底边通过螺钉与单向阀体(1)上的四棱台底部边沿连接;
单向阀体(1)的四棱台及连接的四个阀片(2)从前侧插入进气管(4)中,单向阀体(1)接口边沿的法兰与进气管(4)两侧通过螺栓连接,在进气管(4)与单向阀体(1)对接部位还垫有一个阀片套(3)。
用于发动机上进气管的单向阀总成,还包括下隔热板(5)、进气管套(6)和上隔热板(7);
进气管套(6)中间有一个方形的孔,该孔与进气管(4)后侧孔相对,该孔上下边处各有一个分别向上下的弯折板,该弯折板构成分别向上和向下的凹槽;
下隔热板(5)上边沿和上隔热板(7)的下边沿各有一个方形缺口,两个方形缺口分别插入在进气管套(6)前侧上下的凹槽中,使得上隔热板(7)和下隔热板(5)边部对接且上隔热板(7)和下隔热板(5)固定连接在进气管套(6)上;进气管套(6)连接于下隔热板(5)后端口处。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红峰,未经杜红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1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