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启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2985.8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英;李晓强;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驰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02;H01M2/04;H01M2/3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启动 电源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启动提供电源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启动电源。
(二) 背景技术
摩托车或汽车起动时,需给发动机提供一个启动的电源,蓄电池是发动机启动之本,目前摩托车或汽车启动电源主要是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根据铅酸电池内的阳极(PbO2)及阴极(Pb)浸到电解液(稀硫酸)中,两级产生电压的原理,铅酸电池污染环境,体积大,循环次数短,并给用户进行维护保养带来诸多弊端。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体积小、循环次数长、功能齐全、实用方便的发动机启动电源。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启动电源,其特征是:包括相连接的端盖和壳体,端盖上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端盖中间设有隔板,壳体内设有电池组,电池组中间设有固定柱,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相连接,壳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联接螺栓,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凹槽。
该发动机启动电源,电池组为由锂离子材料制成的环保型电池组。端盖的四角设有端盖固定孔,壳体上设有相应的壳体固定螺栓,端盖固定孔与壳体固定螺栓之间为超声波焊接固定、冷注塑固定、扣式固定或卡式固定。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为内置式或外露式,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固定方式为直接固定、间接固定或通过其他介质密封固定。固定柱在壳体底部或内壁设有各种支点和加强筋。壳体底部设有壳体底垫。所述的端盖和壳体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凹槽的连接形式为卡式、扣式或固定式,两个启动电源经凹槽连接后可更加适应客户的各种需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动机启动电源,节能环保、体积小、循环次数长、功能齐全,能满足客户对起动电源的各种性能需求,无需维护保养,实用方便,为国家节约能源,为企业节约制造成本,节省很大的人力。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发动机启动电源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发动机启动电源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发动机启动电源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端盖,2正极端子,3负极端子,4隔板,5引线,6壳体,7端盖固定孔,8壳体固定螺栓,9联接螺栓,10壳体底垫,11凹槽,12固定柱,13电池组。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发动机启动电源,其特征是:包括相连接的端盖1和壳体6,端盖1上设有正极端子2和负极端子3,端盖1中间设有隔板4,壳体6内设有电池组13,电池组13中间设有固定柱12,电池组13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端子2和负极端子3相连接,壳体6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联接螺栓9,壳体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凹槽11。电池组13为由锂离子材料制成的环保型电池组。端盖1的四角设有端盖固定孔7,壳体6上设有相应的壳体固定螺栓8,端盖固定孔7与壳体固定螺栓8之间为超声波焊接固定、冷注塑固定、扣式固定或卡式固定。正极端子2和负极端子3为内置式或外露式,正极端子2和负极端子3的固定方式为直接固定、间接固定或通过其他介质密封固定。固定柱12在壳体6底部或内壁设有各种支点和加强筋。壳体6底部设有壳体底垫10,壳体6外设有引线5。所述的端盖1和壳体6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该发动机启动电源,采用本发明的启动电源,与铅酸蓄电池体积、重量、循环次数,环境温度实验数据对比如下:
由上述实验数据说明,同电压的条件下,该发明启动电源1型标称容量1.1Ah的循环次数等于铅酸蓄电池标称容量7.2Ah 的最低2倍循环次数,该发明启动电源的体积相当于同容量铅酸蓄电池的1/4,该发明启动电源的适应环境温度在-30~65℃,而铅酸蓄电池在-15℃以下时已不能启动,在40℃以上时已不能使用。由以上数据证明,同电压下该发明启动电源大大优于铅酸蓄电池,而且连接组合后,能满足客户对起动电源的各种性能需求,避免了“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使得电池容量衰减很快,这样的启动电源为国家节约能源,为企业节约制造成本,节省很大的人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驰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驰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2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压旋瓶盖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简易打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