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板热阻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8618.5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1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隆;陈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文隆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 测试 设备 | ||
1.一种用于金属板(412)检测热阻的金属板热阻测试设备(1),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台(2);
一测试升降装置(3),安置在该机台(2)上方,包含一测试平台(4)、一升降装置(5)、通过该升降装置(5)控制在垂直方向位置工作的一冷却装置(6)与一测温装置(7),
该测试平台(4),包括一平台(41)、设于该平台(41)各角落的两对应导轨组(42)、一嵌设在该两对应导轨组(42)内部的板体(43),该平台(41)表面设一供该金属板(412)放置并检测的加热器(411);
该升降装置(5),设于该测试平台(4)一侧,包括一固定架(51)、一设置在该固定架(51)内部的导引件(512),及一设在该固定架(51)底部的驱动单元(513);
该冷却装置(6),分别设置在该板体(43)的上、下方,包括一设在该板体(43)的下方并间隔相对的冷却板(61)、一设置在该板体(43)上方近两侧并控制该冷却板(61)高度位置的第一下压组件(62)、第二下压组件(63),及分别穿设该板体(43)与在该第一下压组件(62)、该第二下压组件(63)内侧并可供冷却流道进水、出水用的一入水管(64)与一出水管(65),该入水管(64)的一端(641)、该出水管(65)的一端(651)各穿设该板体(43)并固定在该冷却板(61)上,该入水管(64)还具有另一端(642)、该出水管(65)还具有另一端(652);
该测温装置(7),设置在该板体(43)的上、下方,包括一设在该冷却板(61)的上方并间隔相对的固定板(71)、穿设并连接在该固定板(71)的数个温度针组(72),及一设置在该板体(43)上方的该第一下压组件(62)、该第二下压组件(63)中间的下压组件(73);
一恒温水槽(8),与该冷却装置(6)的该入水管(64)的另一端(642)、该出水管(65)的另一端(652)连接;以及
一控制监测系统(9),与该测试升降装置(3)电性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热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4)的所述导轨组(42)设一支撑件(421),该支撑件(421)内部设置一立杆(422),所述测试平台(4)的所述板体(43)的各角落设一供该立杆(422)穿设的孔洞(431),所述板体(43)一侧延设一具有螺孔(433)的凸体(432),所述板体(43)上设有一第一孔(434)、第二孔(435)、第三孔(436),及其间各设一供该入水管(64)、该出水管(65)对应的第一圆孔(437)、第二圆孔(43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板热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5)的所述固定架(51)一侧具有可供所述板体(43)一侧的该凸体(432)设置的槽轨(5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热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6)的所述冷却板(61)近两侧各设一第一孔洞(611)、第二孔洞(612),并在该第一孔洞(611)、该第二孔洞(612)之间分设有数个针孔(613),在该第一孔洞(611)、该第二孔洞(612)的外侧各设一第一轴孔(614)、第二轴孔(615)。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金属板热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6)的所述第一下压组件(62)、所述第二下压组件(63)内部设置一各穿设该板体(43)的第一孔(434)、第三孔(436)及固定在该冷却板(61)的该第一轴孔(614)、该第二轴孔(615)的第一轴杆(621)、第二轴杆(6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热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7)的所述固定板(71)设有可供数个温度针组(72)穿设并连接的数个孔(7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板热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针组(72)包含一温度针(721)、一套固件(722)及一弹性元件(72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板热阻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针(721)一端的温度针头(7211)穿透该冷却板(61)的该针孔(613)、另一端连接至该控制监测系统(9),所述弹性元件(723)为弹簧并设置在所述套固件(722)上方外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文隆,未经秦文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6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变电站的有毒气体检测和排出装置
- 下一篇:群孔热响应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