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体感交互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0738.0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少毅 |
主分类号: | B25J13/00 | 分类号: | B25J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126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人体 交互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感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器人体感交互手套。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外已经对交互体感手套有了一些研究。例如通过数据手套进行手势识别的研究,这类研究多使用弯曲传感器,因此其无法做到对于手部动作的模拟而只能进行手势识别。密歇根大学曾提出将双轴加速度计应用于鼠标的概念;香港中文大学的MIDS系统,为了使手套上同时具有鼠标和键盘的功能,需在在五个手指上都带上垂直放置的两个双向加速器,这样就造成了系统复杂,对佩戴方式要求较高,不具有体感功能的问题。东南大学也进行了遥控操作机器人系统及多指灵巧手的设计与算法研究,但将体感手套和手臂动作模拟结合应用在替身机器人及室内控制方面还尚未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体感交互手套,解决了现有交互手套中存在的功能单一,使用复杂以及无法体感控制设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器人体感交互手套,包括手套外套与手套内芯构成的双层结构,手套内芯内表面设置有电路模块,手套内芯内表面对应于人手中指处设置有中指弯曲传感器,手套内芯内表面对应于人手无名指处设置有无名指弯曲传感器,手套外套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液晶显示屏与控制按钮;其中,电路模块包括AVR主控制板、zigbee无线发射模块、惯性测量传感器模块与电池, AVR主控制板通过导线分别与中指弯曲传感器、无名指弯曲传感器、惯性测量传感器模块、控制按钮、液晶显示屏、zigbee无线发射模块与电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AVR主控制板采用ATMGEA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最小系统板。
zigbee无线传输模块采用TT 2430型号的zigbee模块。
中指弯曲传感器与无名指弯曲传感器采用电阻变化式弯曲传感器。
惯性测量传感器模块由ADXL335型三轴加速度传感器、LPR530AL型两轴陀螺仪传感器与LY530ALH型单轴陀螺仪传感器的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中指弯曲传感器与无名指弯曲传感器,通过使用者佩戴,zigbee无线发射模块将信号传递给外部的替身机器人让机械臂模拟使用者的手臂动作,从而具有可以体感控制设备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功能丰富多样,可与其他设备配合工作,也可以单独发挥作用,将体感式技术融入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提高远距离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真实性,并使得家中设备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有趣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器人体感交互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器人体感交互手套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手套内芯,2.手套外套,3.AVR主控制板,4.zigbee无线发射模块,5.液晶显示屏,6.控制按钮,7.中指弯曲传感器,8.无名指弯曲传感器,9.惯性测量传感器模块,10.电池,11.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体感交互手套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手套外套2与手套内芯1构成的双层结构,在手套内芯1的内表面设置有电路模块11,手套内芯1内表面对应于人手中指处设置有中指弯曲传感器7,手套内芯1内表面对应于人手无名指处设置有无名指弯曲传感器8,在手套外套2外表面分别设置有液晶显示屏5与控制按钮6。其中,电路模块11包括AVR主控制板3、zigbee无线发射模块4、惯性测量传感器模块9与电池10构成的线路。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体感交互手套的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AVR主控制板3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中指弯曲传感器7、无名指弯曲传感器8、惯性测量传感器模块9、控制按钮6、液晶显示屏5、zigbee无线发射模块4与电池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少毅,未经杨少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盘式土豆切片机
- 下一篇:输送式抛丸喷砂一体毛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