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通风式制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8730.0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F·杰曼农;O·莫辛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F16D65/8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通风式制动盘。
背景技术
例如,从公开文件DE 195 37 392 A1已知一种内通风式制动盘。这种已知的制动盘具有两个相对的摩擦环,并且在这些摩擦环之间安排了将这些摩擦环彼此连接的多个连接肋。这些连接肋与这些摩擦环一起形成了多个空气通道。
对于赛车运动应用而言,具体地讲,这种已知的内通风式制动盘是由一种实心陶瓷生产的。由于这种陶瓷材料的高昂成本,这已经是非常昂贵的了。此外,就制造技术而言由陶瓷生产这些连接肋还是一种非常棘手的工艺。
因此,具体地讲以下实用新型的根本性目的就是至少减少上述这些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这个目的是通过下述1的内通风式制动盘实现的,而2-10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
1.一种内通风式制动盘,具有:两个摩擦环;以及一个内部部件,该内部部件被基本上轴向地安排在这些摩擦环之间并且与后者一起形成多个空气通道,其中所述摩擦环的材料与所述内部部件的材料不同。
2.如1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环的材料是一种陶瓷,和/或
所述内部部件的材料是一种金属,尤其是钢。
3.如1或2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该内部部件被设计为 一个挤出件或者铸造件。
4.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该内部部件具有基本上径向延伸的多个辐板元件,这些辐板元件在它们之间形成了这些空气通道,这些辐板元件将这些摩擦环彼此连接。
5.如4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该内部部件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基本上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并且被牢固地连接到这些辐板元件上,该支撑元件被设计为与这些辐板元件相比在轴向方向上是更窄的。
6.如1-4中任一个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该内部部件借助于多个基本上在径向上可移动的连接元件在内侧被径向地连接到一个轴套上用于将该制动盘附接到一个车轮轮毂上。
7.如6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这些连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在该轴向方向上被一个弹簧夹锁定。
8.如7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弹簧夹被安排在该轴套或者该内部部件中的一个凹陷内。
9.如6至8中任一个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这些连接元件被设计为轴销。
10.如1-9中任一个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该内部部件具有整体的设计。
构成本实用新型基础的概念在于在这两个摩擦环之间安排一个分离的内部部件,其中所述内部部件与这些摩擦环一起形成多个空气通道并且所述内部部件是由与这些摩擦环不同的一种材料形成的。这就打开了由一种不昂贵的而且还易加工的材料来制作该内部部件的可能性。在另一方面,这些摩擦环继续由一种高等级材料来形成,这种材料具有制动所要求的热性能以及所要求的强度。此外,该内部部件可以因而与这两个摩擦环分离地进行生产。进而,由于同一个内部部件是与这两个摩擦环分离地形成的(即,和它们不是一体的),所以它可以与具有不同直径的和/或不同厚度的摩擦环一起使用。因此就有可能实现成本优势以及就制造和装配而言的优势。
在本案中,除非另行说明,术语“轴向”、“径向”以及“在圆周方向上”总是参照该制动盘的中心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盘的一个优选的发展,该第一材料是一种陶瓷和/或该第二材料是一种金属(尤其是钢)。具体地讲,适合的钢包括低压压铸的钢。尤其是与由陶瓷制作的内部部件相比,由金属制作的内部部件可以容易地进行生产。由陶瓷制作的这些摩擦环满足了上述热性能要求并且就其强度而言也是有利的。作为一个替代方案,该第二材料还可以是一种陶瓷废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盘的一个更优选的发展,该内部部件被设计为一个挤出件或铸造件。这使得该内部部件的几何形状能够容易地进行生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盘的一个更优选的发展,该内部部件具有多个基本上径向延伸的辐板元件,在这些辐板元件之间形成了多个空气通道,这些辐板元件将这些摩擦环彼此连接。由此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在这些摩擦环之间形成了多个空气通道。在此,“基本上径向”还包括在圆周方向上弯曲的(也就是说(例如)镰刀形的)那些辐板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未经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8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条用张紧器杆
- 下一篇:电视、沙发及卧室背景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