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2523.4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覃毅;蔡惠群;魏银仓;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超导 锂离子 动力电池 | ||
1.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有:柱面结构的外壳(6)、嵌套在外壳(6)内腔中的柱面结构的内壳(4)、位于外壳(6)和内壳(4)之间的电芯(7)、位于电芯两端的上盖板(5)、下盖板(8)以及分别固定在上盖板(5)、下盖板(8)上的上电极部件(2)、下电极部件(3);所述电芯(7)包括多片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采用卷绕方式排列连接,隔离膜间隔于相邻的正极片、负极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有截面为环状结构的超导散热体,所述超导散热体位于两隔离膜之间,所述超导散热体包括有至少两个超导散热单体(1);所述超导散热单体(1)包括有密封空心体结构的散热壳体(11),散热壳体内充注有超导散热液(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内壳(4)以及超导散热体(1)均采用圆柱面状结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超导散热单体之间由高温胶纸相互粘结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散热单体的散热壳体(11)由多块金属板通过激光焊接形成。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散热壳体(11)采用圆柱空心体结构,超导散热液(12)充注在圆柱体结构的腔体内,或者散热壳体(11)采用板状空心体结构,两端为弧面或平面,设置有一道以上的筋骨结构,超导散热液(12)充注在散热壳体(11)的腔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散热单体的厚度尺寸为0.2-5mm,宽度尺寸为2-30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超导散热单体(1)的展开尺寸大于隔离膜的高度尺寸,超导散热单体(1)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直角形翻边;超导散热单体(1)的顶部固定在上盖板(5)的下表面上,超导散热单体(1)的底部固定在下盖板(8)的上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7)包括由直角压板(9),超导散热单体(1)的顶部通过直角压板(9)与上盖板(5)紧固连接;直角压板(9)一端将超导散热单体(1)的直角形翻边部分固定,另一端内设有内置螺纹,在上盖板(5)上开设圆孔,通过螺栓穿过上盖板(5)和直角压板(9)的内置螺纹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超导散热单体(1)的尺寸小于上盖板(5)和下盖板(8)之间的高度尺寸,在超导散热单体(1)的两端分别超声波焊接一段“之”字型延伸条(14),延伸条(14)的外端与外壳(6)通过直角压条(13)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条(14)包括有密封空心体结构的延伸条散热外壳,延伸条散热外壳内充注有超导散热液。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高度方向上,所述超导散热单体(1)的尺寸等于上盖板(5)和下盖板(8)之间的高度尺寸,直接将超导散热体放置在上盖板(5)和下盖板(8)之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25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