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元器件表面贴装焊盘的平面度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2418.0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2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蔡云飞;戴方兴;徐全明;丁林先;薛文斌;顾庆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莱默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B65G47/9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器件 表面 贴装焊盘 平面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的检测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子元器件表面贴装焊盘的平面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电子产品(例如三维RFID(射频识别)电感元器件)的小型化,电子元器件的线路板都采用表面贴装技术,在进行元器件表面贴装时,元器件表面贴装焊盘的平面度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对元器件进行表面贴装焊盘的平面度检测是必要的。目前,大部分厂家对表面贴装焊盘平面度检测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手工检测速度慢,并且会出现漏检的情况,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可靠性高的电子元器件表面贴装焊盘的平面度检测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器件表面贴装焊盘的平面度检测装置,在机架上固定有暗箱,所述暗箱内设置有可装载旋转被测产品并提供光源的转动平台、摄取并传送所述被测产品图像的视觉系统以及实现所述被测产品自动上料和卸料的机械手,所述转动平台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暗箱的中部,所述转动平台的前方固定有所述视觉系统,所述转动平台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机械手,所述转动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穿出所述暗箱的上料输送带,其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卸不良品导槽及穿出所述暗箱的卸良品输送带,所述视觉系统、所述机械手、所述转动平台、所述上料输送带及所述卸良品输送带分别与工控机电连接,所述工控机分析处理所述视觉系统传送的图像,并且控制所述机械手、所述转动平台、所述上料输送带及所述卸良品输送带分别动作。
所述转动平台包括顺序连接的转动气缸、连接座、光源座及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容纳所述被测产品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光源座的光源孔相通过的透光孔。
所述视觉系统包括固定在物镜固定支架上的视频显微物镜,所述物镜固定支架连接在调焦横向移动平台上,并通过所述调焦横向移动平台上的调焦旋钮驱动而前后移动。
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的横向气缸及安装在所述横向气缸上的纵向气缸,所述纵向气缸上安装由吸料手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吸料手及第二吸料手。
所述卸不良品导槽的出料端与卸不良品输送带相连,所述卸不良品输送带穿出所述暗箱并且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
所述卸不良品导槽与所述上料输送带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视觉系统搭配全自动上料卸料系统实现电子元器件表面贴装焊盘的平面度检测,可以完全取代手工,速度快,可靠性高,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拆除暗箱后的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机械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动平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动平台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视觉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的被测产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7中,包括工控机1、暗箱2、上料输送带3、卸不良品输送带4、卸良品输送带5、机械手6、第一吸料手61、吸料手连接板62、第二吸料手63、横向气缸64、安装支架65、纵向气缸66、转动平台7、转动气缸71、连接座72、光源座73、光源孔731、平台74、透光孔741、凹槽742、被测产品75、焊盘751、卸不良品导槽8、视觉系统9、视频显微物镜91、物镜固定支架92、调焦旋钮93、调焦横向移动平台94、视觉系统固定支架95、机架10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子元器件表面贴装焊盘的平面度检测装置,在机架10上固定有暗箱2,暗箱2的作用是给视觉系统9提供一个黑暗的工作环境。暗箱2内设置有可装载旋转被测产品75并提供光源的转动平台7、摄取并传送被测产品75图像的视觉系统9以及实现被测产品75自动上料和卸料的机械手6。
转动平台7固定在机架10上且位于暗箱2的中部,转动平台7的前方固定有视觉系统9,转动平台7的上方设置有机械手6,转动平台7的一侧设置有穿出暗箱2的上料输送带3,其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卸不良品导槽8及穿出暗箱2的卸良品输送带5;视觉系统9、机械手6、转动平台7、上料输送带3及卸良品输送带5分别与工控机1电连接。工控机1为现有技术,包括分析计算的软件。工控机1分析处理视觉系统9传送的图像,并且控制机械手6、转动平台7、上料输送带3及卸良品输送带5分别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莱默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普莱默电子(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2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威尔巴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触摸屏屏鼓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