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探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2147.9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5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探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热电偶原理的感温探测器,特别涉及一种温度探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用的温度检测电路中,由于为温度传感器提供的电压准确性差,这样,温度传感器就不能得到精准的输入电压,从而使温度检测结果不准确,且电路的抗干扰性差,电路适用范围小,且通用温度检测电路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性差,不能及时提供检测数据,无法实现实时检测,以往热电偶电路设计中,往往需要专门的短线检测线路,这样使电路设计冗繁。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应用简便、效果显著的精确实时温度探测电路,是该领域技术人员应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应用简便、效果显著、测温范围宽、测温精度高的温度探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度探测电路,包括K线探头及温度检测电路,其中:所述K线探头由包括探体、探针、温度线一及温度线二组成,所述温度线一包括温度线三、温度线四;所述温度线二包括温度线五、温度线六;所述探针由温度线三和温度线五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述温度线四一端连接于集成芯片U5的热电偶-极T-端口,另一端连接于探体上;所述温度线六一端连接于集成芯片U5的热电偶+极T+端口,另一端连接于探体上;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集成芯片U5、电容C12及电阻R20,所述集成芯片U5中的接地端GND端口接地,电源端Vcc接电源且与电容C12并联,电容另一端接地,串行数据输出SO端口与电阻R20串联,再与单片机连接,NC端口悬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集成芯片U5采用MAX6675型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线一及温度线二由不同的材料制造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应用简便、效果显著、测温范围宽、测温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温度探测电路,包括K线探头及温度检测电路,其中:所述K线探头由包括探体Ktype、探针ARl、温度线一1及温度线二2组成,所述温度线一1包括温度线三11、温度线四12;所述温度线二2包括温度线五21、温度线六22;所述探针ARl由温度线三11和温度线五2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述温度线四12一端连接于集成芯片U5的热电偶-极T-端口,另一端连接于探体Ktype上;所述温度线六22一端连接于集成芯片U5的热电偶+极T+端口,另一端连接于探体Ktype上;
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集成芯片U5、电容C12及电阻R20,所述集成芯片U5中的接地端GND端口接地,电源端Vcc接电源且与电容C12并联,电容另一端接地,串行数据输出SO端口与电阻R20串联,再与单片机连接,NC端口悬空。电源Vcc一般接入+5V的电压,电阻R20可采用电阻值为1KΩ。
所述集成芯片U5采用MAX6675型号。MAX6675是一个复杂的热电偶数字转换器,内部集成冷端补偿电路、非线性校正电路、断线检测电路,简化了电路的设计,实用性强,在SCK端口作用下可向外输出已转化的数据,串行数据输出SO端口可输出12位数字量,温度分辨率达0.25℃,可测试温度值在0C°~1024C°,工作温度范围在-20℃~85℃之间。
所述温度线一1及温度线二2由不同的材料制造而成。由两种不同材料制作成的探头ARl在不同的温度下会产生不同的微弱电动势。
工作原理:如图1为例。温度线1和温度线2是由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其中一端通过一种方式将其碰焊在一起作为探头ARl端,另一端分别接在下图1中接线柱的T-、T+端暂称为2端。温度线的探头ARl端放入被测体的表面或者内部,这样温度线在不同的温度下在2端产生不同的感生电动势,其微弱的电势信号输入到集成芯片MAX6675高精度放大器及补偿电路进行放大补偿,经过处理的信号通过如下图1集成电路U5内置的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此集成块再将此数字信号转换成串行信号,从集成电路U5的串行数据输出SO端输出送入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做出相应的响应。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2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