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79979.5 | 申请日: | 201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贾宝光;彭小刚;谷明起;张楠楠;李朋;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21/04 | 分类号: | B60G21/04;B60G15/02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扭力 后桥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特别是一种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和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而汽车上的悬架后桥装置是汽车上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汽车悬架扭力梁后桥包括扭力梁和与扭力梁连接的拖曳臂,现有的扭力梁多数为焊接而成,其模具的投入大,焊接的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整个后桥的重量较大。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和试验,通过采用U型或者W型截面的扭力梁来减轻汽车悬架扭力梁后桥的重量,扭力梁的截面的开口朝上或者朝向侧部。这样结构的汽车悬架扭力梁后桥存在的问题在于:1、扭力梁的布置不利于拖曳臂等结构与扭力梁的连接,扭力梁的抗弯和抗扭性能相对较差;2、制动器、减震器的安装结构不紧凑,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能够提高扭力梁强度和车辆转向性能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包括扭力梁和与其两端部相连接的拖曳臂,所述的扭力梁具有呈U形的截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力梁的U形断面开口朝下,所述的拖曳臂采用钢管冲压弯管成型。
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的扭力梁截面呈U型,提高了扭力梁的扭转刚度;截面开口朝下,提高扭力梁的剪切中心和后悬架侧倾中心高度,改善车辆的转向性能。采用钢管冲压弯管成型的拖曳臂强度较高。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结构紧凑,强度高。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扭力梁与所述的拖曳臂之间采用半圆环搭接后通过焊接相固连。扭力梁与拖曳臂之间的焊缝为圆弧形,焊缝长度较长,保证焊接性能。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拖曳臂上焊接有弹簧托盘,所述的弹簧托盘的位置左右对称。弹簧托盘整体焊接在拖曳臂上,并与拖曳臂形成一体式结构,连接可靠。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拖曳臂上焊接有用于安装减震器的减震器支架,减震器支架上焊接有内部装有螺母的螺母盒。减震器通过螺母连接在减震器支架上,采用焊接螺母盒的结构,能够规避螺母焊接性能差的问题,保证减震器的安装强度。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螺母盒是由金属板弯折而成,其上具有能够装入螺母的空腔。螺母盒的加工方便,便于与减震器支架焊接,螺母装入螺母盒之后与螺母盒定位。
在上述的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中,所述的拖曳臂与主梁的连接端设置有加强板。进一步提高拖曳臂与主梁的连接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的优点在于:
1、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的扭力梁截面呈U形,并且U形断面开口朝下,能够提高扭力梁的剪切中心和后悬架侧倾中心高度,改善后悬架操稳性能。
2、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的减震器支架通过螺母盒固定有一螺母,能够规避螺母焊接性能差的问题,提高减震器的安装性能。
3、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的扭力梁和拖曳臂之间焊接有加强板,提高拖曳臂与主梁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的扭力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的改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扭力梁;2、拖曳臂;3、弹簧托盘;4、减震器支架;5、制动器支架;6、螺母盒;7、螺母;8、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汽车用悬架扭力梁1后桥的改良结构包括扭力梁1、拖曳臂2、弹簧托盘3、减震器支架4和制动器支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9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调控种子活性功能的种子专用包装袋
- 下一篇:轮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