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场煞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5881.2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0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顺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顺益 |
主分类号: | B60L7/24 | 分类号: | B60L7/2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场 煞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为有关一种磁场煞车装置,尤指一种藉由磁场的相吸或相斥,进而产生阻力负载以构成煞车或减速,使车辆的煞车装置因无磨擦而得以消除零件损耗的磁场煞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车辆的煞车装置,无论为鼓式煞车或碟式煞车,其于煞车装置中设有煞车片(煞车皮),于煞车或减速踏下煞车踏板时,藉由煞车片与煞车盘的磨擦,达到煞车或减速的动作。众所周知,该煞车片因不断的磨擦,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即造成磨损而需更换,造成开车族的经济负担,且若未妥当察觉煞车片的状况,不但会造成煞车失控,更可能因此造成车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场煞车装置,使车辆的煞车装置藉由磁场的相吸或相斥,以产生阻力负载进而构成煞车或减速的动作,使车辆的煞车装置因无煞车片的磨擦,而得以免除零件损耗。
前述的磁场煞车装置,包含供固定于车辆底盘的感应通磁单元,以及对应于该感应通磁单元的导电通磁单元或磁吸单元。其中,该感应通磁单元设有适当圈数,且为硅包线所绕制的线圈,使线圈连接于煞车踏板下所设的开关,再连接于微电脑控制模块及车辆电池,该等导电通磁单元或磁吸单元则供结合于车辆的传动系统端,当于踩踏煞车踏板时,得以导通感应通磁单元,使其与导电通磁单元或磁吸单元产生相吸或相斥,进而产生阻力负载构成煞车或减速,使车辆的煞车装置因无磨擦而得以消除零件的损耗,以提高经济效益。其中该磁吸单元,为设于感应通磁单元两侧的无磁性铁片及钢片,以构成碟式煞车,或包覆于感应通磁单元的钢片,以构成鼓式煞车;其中该导电通磁单元,为设于感应通磁单元两侧,其内部设有复数线圈的硅钢片,以构成碟式煞车,或包覆于感应通磁单元,其内部设有复数线圈的硅钢片,以构成鼓式煞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
一种磁场煞车装置,包含供固定于车辆底盘的感应通磁单元,以及对应于该感应通磁单元的磁吸单元。其中,该感应通磁单元设有复数圈数,且为硅包线所绕制的线圈,线圈连接于煞车踏板下所设的开关,该感应通磁单元磁吸单元卡箝于设有线圈的煞车碟盘。当于踩踏煞车踏板时,得以启动开关导通感应通磁单元,使其与导电通磁单元或磁吸单元产生相斥,进而产生阻力负载构成煞车或减速。
其中,该磁吸单元为设于感应通磁单元相对侧的线圈,构成碟式煞车结构;
其中,该磁吸单元为被感应通磁单元所包覆的铁管,构成鼓式煞车结构;
其中,该感应通磁单元连接于一微电脑控制模块,藉由微电脑控制模块对磁力的分配控制,产生不同的阻力负载构成煞车或减速结构。
一种磁场煞车装置,包含供固定于车辆底盘的感应通磁单元,以及对应于该感应通磁单元的导电通磁单元,其中,该感应通磁单元于硅钢片内设有复数圈数,且为硅包线所绕制的线圈,该导电通磁单元于硅钢片内部设有复数的线圈,由该等线圈连接于正、负电极,构成碟式煞车的磁场煞车装置,将感应通磁单元及导电通磁单元的线圈,连接于车辆的煞车踏板下所设的开关,使该感应通磁单元结合于车辆的传动系统端,当于行车中踩踏煞车踏板时,得以启动开关导通该感应通磁单元,使其与导电通磁单元产生相斥,进而产生不同的阻力负载以构成煞车或减速结构。
其中,该导电通磁单元设于感应通磁单元的相对侧,其内部设有复数线圈的硅钢片,构成碟式煞车结构;
其中,该感应通磁单元及导电通磁单元连接于一微电脑控制模块,藉由微电脑控制模块对磁力的分配控制,产生不同的阻力负载构成煞车或减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藉由磁场的相吸或相斥,进而产生阻力负载以构成煞车或减速,使车辆的煞车装置因无磨擦而得以消除零件损耗,不需使用煞车片,以减低车辆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装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装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顺益,未经周顺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5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施工现场新型节水喷淋式洗车台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箱用中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