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8023.5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6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罗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欧森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2 | 分类号: | A61L2/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防尘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器为主。
通常的家用空气净化器,由于其是在家庭室内进行工作,并不要求其具有较强的防水、防尘等级,但是,对于一些用于工厂、公共卫生间、浴场、养殖场等的商用空气净化器,由于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质量较差,具体的说是,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水份、粉尘以及其他漂浮物,现有的商用空气净化器显然存在使用缺陷。
比如,在公共卫生间领域,内部湿度大,会凝成水珠,如果水珠进入净化器内部,将会对内部的电路,电线,造成损伤,甚至可能造成短路的危险。
另外,在养殖场,空气净化装置在里面恶劣的环境工作,空气中有很多漂浮物和鸡毛,这些都会阻挡净化器的进风口,由于空气净化安装的位置比较高,长时间的阻塞,会引起机器故障。
因此,急需一种防水防尘的装置保护空气净化器,使之在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较为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的空气净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防水防尘空气净化器,包括一底壳、密封连接在所述底壳上并与底壳围成一空腔的面壳、成型于所述面壳上并与所述空腔导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外部设置有一防尘网。
所述底壳与面壳连接部位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分别设置有一外层防水圈及内层防水圈。
所述底壳外部设置有一导通至所述空腔的防水电缆,所述底壳外表面还设置有一供所述防水电缆穿过的防水圈、以及压在所述防水电缆外部的硅胶防水垫,所述硅胶防水垫外部压接有一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壳上的电源线盖。
所述空腔中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内侧设置有一进风口防水挡板;所述出风口的外部设置有一位于所述防尘网与面壳外表面之间的出风口防水挡板。
所述进风口的开口方向与底壳板面之间的夹角为80-85度。
所述防尘网外部还设置有一连接在底壳上的金属外壳。
所述空腔中设置有一磁控接收器,所述金属外壳外部设置有一与所述磁控接收器匹配的开关组件。
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内侧的胶螺母、与所述胶螺母对应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外侧的透光件、穿接在透光件与胶螺母内的透明胶螺丝、位于所述金属外壳内侧并连接在所述透光件内侧端的四角匙、螺接在所述四角匙内侧端的磁控开关触发匙、套接在所述磁控开关触发匙上的弹簧、以及密闭套接在所述磁控开关触发匙上并与金属外壳密闭连接的钥匙防水圈;所述磁控开关触发匙的内侧端与所述磁控接收器对应。
所述空腔中安装有支架、W形挡光板、灯管座、碳纤维负离子电极、以及连接在灯管座上的等离子光管,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一横流风扇、镇流器及负离子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分或灰尘进入空气净化器内部,保证内部电子元件正常工作,避免空气净化器因环境恶劣而频繁发生故障,提高了空气净化环境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防尘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防水防尘空气净化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防水防尘空气净化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防尘空气净化器,包括由塑胶材料制成的底壳28和面壳15,其二者互相密闭连接并围成一空腔,为了保证其密封防水性,在其二者连接的周缘均设置有互相匹配的槽位和凸缘,并且在连接部位的外围安装一外围防水胶圈27、在连接部位的内圈安装一内圈防水胶圈26,且底壳28和面壳15采用螺钉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欧森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欧森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吸负压吸引式胸膜腔引流器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专用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