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8807.X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6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戴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维峰 |
主分类号: | B62K5/00 | 分类号: | B62K5/00;B62K5/08;B62J1/2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变形 自行车 | ||
1.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包括车架、两个前轮、两个后轮、载重基座、转向机构、制动机构、脚踏装置、链传动机构和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左、右两个把杆,所述的把杆包括上把杆和下把杆,所述的上把杆的下端插接在下把杆的上端中且相互轴接;所述的下把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紧固上把杆和下把杆的第二紧固旋钮,所述的上把杆与所述的载重基座的后沿连接杆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重基座的后沿连接杆上套设有轴套,所述的轴套上设置有第一紧固旋钮,所述的轴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碗组,所述的上把杆穿过所述的第一轴承碗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把杆和所述的下把杆通过轴承或连接销轴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机构还包括水平连接横杆,左、右两个所述的把杆各自独立,所述的下把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杆前延杆,所述的把杆前延杆与所述的下把杆的连接处轴接在所述的前轮的前轮轴上,所述的水平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轴接在左、右两个把杆前延杆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杆前延杆与所述的水平连接横杆通过轴承或连接销轴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车架前套管、车架中杆、车架后套管、车架后支撑架、车架斜连管及车架横连管,所述的车架前套管固定于载重基座的底部,所述的车架后套管固定套设在所述的车架中杆的尾端,所述的车架前套管套设在所述的车架中杆前端,所述的车架中杆处于所述的车架后套管前的部分刚好缩入所述的车架前套管中,所述的车架前套管管口设置有用于调节紧固车架中杆在车架前套管中伸缩活动的紧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车架前套管、车架中杆、车架后套管套接构成的伸缩套管组可设置为一组或两组及以上,一组时车架前套管上设置有导向筋,车架中杆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筋与导向槽吻合滑动,两组及以上时,车架前套管、车架中杆、车架后套管均设置为圆形,车架前套管与车架前套管之间、车架后套管与车架后套管之间均并排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重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前轮轴支杆、第二轴承碗组和弹簧,所述的前轮轴支杆轴接在所述的前轮轴上,所述的第二轴承碗组设置在所述的前轮轴支杆的上端,所述的弹簧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轴承碗组的中间,所述的第二轴承碗组的上端与所述的载重基座轴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重基座平面内设置嵌隐式拆装平叠栅栏,所述的载重基座由前沿连接杆、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和后沿连接杆围成,所述的前沿连接杆、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和后沿连接杆上分别铰链有栅栏,所述的栅栏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相邻栅栏的连接卡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重基座上可配套放置固定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和配套设置透明弹性防护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维峰,未经戴维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88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铒光纤放大器
- 下一篇:换向器云母片和铜片混合排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