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式燃油喷射系统进气歧管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8510.3 | 申请日: | 201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5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明腾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燃油 喷射 系统 歧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式燃油喷射系统进气歧管模具。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汽车轻量化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汽车的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为节能降耗、提高车速、改进外观和舒适型,发动机微型化,汽车功能多样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当新的配件加入到汽车构造中,就只有不断缩小传统产品的体积,同时,越来越多的汽车零件选用塑料来代替金属,进气歧管便是其中之一。
一般的进气歧管由上盖、进气歧管本体、底座构成。进气歧管本体的模具结构难度最大,成型工艺最为复杂。在模具开发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很多制品不得不采用注塑以后的工序加工,造成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生产成本,浪费增加。同时,在极小的模具尺寸下,又要保证模具强度实现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进气歧管一次成型的内置式燃油喷射系统进气歧管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置式燃油喷射系统进气歧管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动模包括顺序连接的前模座板、热流道板以及前模板,在所述热流道板内设置有浇注系统,在所述前模板朝向所述定模的一侧设置有动模型芯;所述定模包括顺序连接的后模板、模脚以及后模座板,在所述后模板和所述模脚之间设置有顶出系统,在所述后模板的朝向所述动模的一侧设置有定模型芯,所述定模与动模闭合时形成模具型腔,所述浇注系统具有容纳流入所述模具型腔的熔融塑胶的热流道,其要点是:在所述定模型芯的右部设有空腔,在该空腔内设置有内滑块,当所述定模与动模时闭合时,所述动模型芯、定模型芯以及内滑块围成所述模具型腔,所述内滑块与位于模具左侧的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在所述内滑块上设有喷油嘴抽芯,该喷油嘴抽芯与固定在模具前后两侧均固定的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在所述喷油嘴抽芯下方正对设置有喷油孔抽芯,该喷油孔抽芯下端经燕尾槽连接有锁止滑块,该锁止滑块右端与固定在模具右侧的第三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采用以上结构,上述模具中的定模、动模、浇注系统、顶出系统、冷却系统等均为现有的进气歧管模具的结构,所不同的是,由于进气歧管的燃油喷射系统采用内置式,故而其模具进行了创造性的研发,以上结构中,设置了内滑块、喷油嘴抽芯以及喷油孔抽芯,从而能够一次将进气歧管的内置燃油喷射系统一次成型,避免成型后还需加工燃油喷射系统的二次成型,动作顺序是这样的,注塑成型后,在第二油缸的作用下,先将喷油嘴抽芯抽出,然后在第一油缸的作用下,将内滑块向左拉动,最后在第三油缸的作用下,锁止滑块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喷油孔抽芯的抽出,故而实现脱模。
为了实现进气歧管上的喷油嘴的可靠注塑以及喷油嘴抽芯的合理布置,所述喷油嘴抽芯的抽芯方向与进气歧管的喷油嘴方向一致,该喷油嘴抽芯与水平方向成35°夹角布置。
为了实现进气歧管上的喷油孔的可靠注塑以及喷油孔抽芯的合理布置,所述喷油孔抽芯的抽芯方向与进气歧管的喷油孔方向一致,该喷油孔抽芯与水平方向成35°夹角布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注塑产品一次成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减少了产品生产周期, 降底了生产成本,降底了材料和资源的浪费;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明腾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明腾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85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