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外圈自动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5937.X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达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5/00 | 分类号: | B23B15/00;B23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外圈 自动 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外圈自动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动装夹机床快速发展的前景下,为工件能够实现快速加工,除提高机床本身切削加工速度外,配备自动装料结构,为切削加工提供自动装料的结构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专利号为ZL200720113159X,名称为“轴承加工三主轴车床”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与设置有三个主轴的车床相配套的可将轴承外圈装夹到车床夹头机构上的上下料机构,该上下料机构由滑板和安装在滑板上的压料装置与储料装置三部分组成,使用时通过压料装置存放待加工件、通过储料装置存放加工好了的工件,通过滑板驱动压料装置和储料装置分别与车床夹头机构相对接,以便将待加工的工件送至车床夹头装置内,加工好的工件取下。但是该专利在送料时只实现了工件与车床夹头机构的对接,而没能实现工件装夹到车床夹头机构内,没有实现工件自动逐个进入压料装置内,故送料时的自动化程度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将轴承外圈自动逐个送到车床夹头机构内的轴承外圈自动进料机构,解决了通过车床加工轴承外圈的过程中,不能自动将轴承外圈逐个送到车床夹头机构内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轴承外圈自动进料机构,包括分料机构、送料夹头机构、驱动送料夹头机构分别与车床夹头机构和分料机构相对接的送料油缸、油缸安装架和将位于送料夹头机构内的轴承外圈送到车床夹头机构内的顶料气缸。使用时,送料油缸通过油缸安装架安装在车床上,在送料夹头机构同分料机构对接在一起时,位于料道内的轴承外圈通过分料机构自动逐个送到送料夹头机构内,当有一个轴承外圈进入送料夹头机构后,送料油缸驱动送料夹头机构使送料夹头机构同车床夹头机构对接在一起,然后顶料气缸将送料夹头机构内的轴承外圈顶到车床夹头机构内,在送料夹头机构离开分料机构的过程中,送料夹头机构会自动将轴承外圈夹住,以防移动过程中掉落,当送料夹头机构与分料机构对接在一起时,送料夹头机构能自动张开,以便轴承外圈进入其内。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夹头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送料油缸的活塞杆相固接的连接块、固接在连接块另一端的底板、位于底板上方的压爪和使压爪相对于底板张开的顶杆,所述压爪的中部与所述连接块相铰接,所述压爪的一端上设有使压爪相对于所述底板合拢用的压爪弹簧,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自所述底板的位于所述车床夹头机构所在端的端部开始沿车床主轴的轴向延伸。当送料夹头机构与分料机构对接在一起时,顶杆顶压在压爪的一端,使压爪相对于底板呈张开状态,在分料机构的作用下,一个轴承外圈滚落到底板的凹槽内,在送料油缸驱动送料夹头机构离开分料机构的过程中,顶杆与压爪分开,在压爪弹簧的作用下,压爪相对于底板合拢,压爪将轴承外圈压在底板上也即底板和压爪二者将轴承外圈夹住,当送料夹头机构与车床夹头机构对接好后,顶料气缸将轴承外圈沿着凹槽顶到车床夹头机构内。在底板上设置凹槽,能起到固定轴承外圈的作用,防止压爪压在轴承外圈的过程中,轴承外圈滚动,导致虽然送料夹头机构与车床夹头机构对接到位了,但轴承外圈的轴线与车床夹头机构的轴线偏差太大,轴承不能够推到车床夹头机构内去。
作为优选,所述顶杆为竖直设置的螺纹杆,所述油缸安装架上设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当轴承外圈的外径改变时,可通过调节螺纹杆进入螺纹孔的深度来改变螺纹杆的高度,从而改变压爪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大小,以便不同外径的轴承外圈都能够经分料机构进入到底板与压爪之间。通用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为“V”形槽。不同外径的轴承外圈都能被底板平稳地支撑住,便于将轴承外圈与车床夹头机构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顶料气缸与所述底板相固接,所述顶料气缸位于所述底板的远离车床夹头机构的一端。结构紧凑,能使顶料气缸每次都准确地将底板上的轴承外圈推离底板,如果底板与顶料气缸不一起移动,则可能产生因二者中一者移动不到位而导致顶料气缸顶不到轴承外圈的现象,因此本设计运行时可靠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油缸安装架包括与车床相连接的可左右移动的左右调节板座、连接在左右调节座上的可前后移动的前后调节板和连接在前后调节板上的可上下移动的上下调节板,所述送料油缸固接在所述上下调节板上。通过左右调节座、前后调节板和上下调节板调节送料油缸的左右、前后和上下位置,以使位于送料夹头机构内的轴承外圈中心运动到主轴中心的时候、两中心基本重合、来保证工件可以顺利地推到车床夹头机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达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达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59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