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5734.0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1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泛亚微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4 | 分类号: | B32B3/24;B32B27/12;B32B27/30;B32B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16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防尘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片,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扬声器、麦克风和警报器结构为敞开式的环境,使扬声器、麦克风和警报器暴露于外部环境。当扬声器、麦克风和警报器长时间工作而导致热胀冷缩和紫外线照射,使得雨水和潮湿的雾气沿扬声器、麦克风和警报器接缝侵入内部,使得电气线路和电子元件氧化,影响了电路长期工作的可靠性,许多扬声器、麦克风和警报器不到正常使用寿命期就已出故障而不能正常发声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表面复合无纺布,并经过表面改性技术方法处理后得到的具有很强的防水、防尘、透气和透声、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及日照紫外线等特殊功能高附加值的高分子材料,将其加工成的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包括防水防尘透声改性材料层、焊接材料层、隔离纸保护层,所述防水防尘透声改性材料层与所述焊接材料层复合连接,所述防水防尘透声改性材料层通过所述焊接材料层与所述隔离纸保护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进一步包括防水防尘透声改性材料层包括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无纺布,在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的表面复合连接有大于等于一层的无纺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进一步包括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的表面复合连接有一层的无纺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进一步包括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的正、反表面均复合连接有无纺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进一步包括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通过粘结剂与所述无纺布复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进一步包括所述无纺布为经过防水防油前处理的无纺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进一步包括所述焊接材料层中的焊接材料为具有初粘性的易焊接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进一步包括所述隔离纸保护层上设有沉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常常安装于设备端口,丰富的微孔结构实现透声的功能,可保持音质,同时保护扬声器、麦克风和警报器等组件,即使是暴露于常见因素如水、清洁液、灰尘等的日常常规操作,也不会损坏灵敏的发声部件和电子部件;
2、该贴片可以防饮料、啤酒和咖啡等常见的液体,它还可以耐受水的浸泡,保护等级可达IP67;
3、利用该贴片提高了设备的防水防尘和透气的能力,消除扬声器、麦克风和警报器内凝露现象;
4、利用该贴片提高了设备耐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使得扬声器、麦克风和警报器的气体通过改性膜内外气体对流达到压力平衡,不会因此吸入雨水和灰尘,确保扬声器、麦克风和警报器正常工作,极大地降低由于盐腐蚀而引起的电子、电感产品故障;
5、还解决了贴片与塑料制品的焊接致密性问题,降低罩壳设计难度和制造成本,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其中:1、防水防尘透声改性材料层,2、焊接材料层,3、隔离纸保护层,4、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微孔薄膜,5、无纺布,6、粘结剂,7、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水、防尘透声薄膜贴片,包括防水防尘透声改性材料层1、焊接材料层2、隔离纸保护层3,所述防水防尘透声改性材料层1与所述焊接材料层2复合连接,所述防水防尘透声改性材料层1通过所述焊接材料层2与所述隔离纸保护层3连接,其中,焊接材料层2中的焊接材料为具有初粘性的易焊接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泛亚微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泛亚微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5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