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0268.9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华;邱萍;杨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08;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直流 充电 组合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涉及组合电缆,尤其是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外包绝缘和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
组合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现有的电缆都具有耐高温、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目前,充电站里对各类电动汽车充电所用的电缆一般都是特制的,但将其组合在一起组合电缆却存在着一些缺陷:1、组合电缆中的电缆过多,容易导致凌乱,检查或维修时,工作人员容易混淆;2、单根电缆虽然具有散热较好的效果,但是组合在一起的电缆的散热效果却不是十分理想,从而导致使用寿命缩短;3、电缆过多的组合导致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加大,导致电缆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电缆布置简洁的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本组合电缆包括两根用于输送电源的电源输送线,两根用于传输测量信号的信号传输线,四根用于辅助控制电源输送的电源输送辅助线,以及一根用于接地保护的接地线,所述的电源输送线、信号传输线、电源输送辅助线和接地线均设置在外护套内,在外护套内设有填充物。通过外护套将其四中类型的导线外包,这样可以避免外界的尖锐物品对导线的划伤,以及工作时导线与台面的摩擦。在外护套内的填充物也能减小导线之间的相互摩损,还可以缓冲外界的冲击力。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中,所述的四根电源输送辅助线的外围分别设有绝缘层,四根电源输送辅助线相互绞合且在四根电源输送辅助线的外围设有由聚酯带绕制而成的包带层。所述的电源输送辅助线捆绑在一起,再在其外围包裹一层包带层,这样能够将电源输送辅助线分类在一起,避免凌乱。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中,所述的两根信号传输线的外围分别设有绝缘层,两根信号传输线相互绞合且在两根信号传输线的外围套有屏蔽层,在屏蔽层的外围设有保护层。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中,所述的两根电源输送线和接地线的外围分别设有绝缘层,所述的外护套的内侧设有由无纺布绕制而成的无纺布层。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中,所述的接地线呈管状且位于外护套的内侧,在接地线的内壁设有由无纺布绕制而成的无纺布层。接地线将整个其他的三类导线包裹在其中,杜绝了有安全隐患的可能,在任何一根导线出现漏电或短路的情况下,电流都将被接地线传导大地,避免其中的安全隐患。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中,所述的两根信号传输线的外围分别设有绝缘层,两根信号传输线相互绞合且在两根信号传输线的外围套有屏蔽层,在屏蔽层的外围设有保护层。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中,所述的四根电源输送辅助线的外围分别设有绝缘层,四根电源输送辅助线两根一组相互绞合,且在每组的外围分别设有由聚酯带绕制而成的包带层;两根电源输送线的外围分别设有绝缘层。四根电源输送辅助线的型号有两种。在上述的两根一组相互绞合中,所述两根为同一型号的电源输送辅助线,这样就可以避免两种电源输送辅助线混合,导致难以分辨。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中,所述的外护套呈扁平管状,所述的接地线呈扁平管状且位于外护套的内侧,在接地线的内壁设有由无纺布绕制而成的无纺布层。该外护套呈扁平管状,能够避免导线由于呈圆形而导致的滑动,减小了导线之间摩擦的损害。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中,所述的两根信号传输线的外围分别设有绝缘层,两根信号传输线相互绞合且在两根信号传输线的外围套有屏蔽层,在屏蔽层的外围设有保护层。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充电组合电缆中,所述的四根电源输送辅助线的外围分别设有绝缘层,四根电源输送辅助线中的两根相互绞合且在外围设有由聚酯带绕制而成的第一包带层,所述的四根电源输送辅助线和两根信号传输线均位于由聚酯带绕制而成的第二包带层内;两根电源输送线的外围分别设有绝缘层且第二包带层位于两根电源输送线之间。简化了接地线内部的结构,便于分辨,避免导线过多而导致的凌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0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