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过载保护机制的车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7600.6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3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游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6/00 | 分类号: | B62J6/00;H05B37/02;H05B37/0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瑜;王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载 保护 机制 车灯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控制系统,并且尤其涉及一种设有过载检测电路的车灯控制系统,以在车辆的灯具被更换为超过标准瓦特数的灯具的情况下,该车灯控制系统能藉由该过载检测电路即时发现电流的异常,并终止传送至灯具的电流,以确保使用者使用厂商指定规格的灯具。
背景技术
为能增加摩托车的照明范围,以提高骑乘者的安全性,目前摩托车纷纷采用对称式头灯(即双头灯)的设计,该头灯的电流由电瓶提供,因此,为能延长摩托车的电瓶的使用寿命,及确保该电瓶能充分提供摩托车启动或头灯照明所需的电流,摩托车上均设有一小型的发电机,以在摩托车引擎高速运转时,能同时驱动该发电机,以产生电流,对该电瓶充电,此外,为确保摩托车在黑暗环境行驶中,该头灯能获得足够的电流,以产生安全行进范围内充足的照明亮度,业者还会在摩托车中设计一回充控制机制,仅在特定条件下,对电瓶进行充电。目前,较常使用的回充控制机制可分为下列两种:
(1)刹车回充:当骑乘者开启头灯行驶摩托车时,该控制机制能将该发电机所产生的电流,完全(如:100%)供应至头灯,使头灯产生安全行进范围内所需的充足亮度,该控制机制仅在骑乘者按压下摩托车的刹车手把后,始会根据该刹车手把所产生一刹车信号,判断出摩托车已呈现减速或停止行进状态,此时,由于摩托车引擎仍在运转,该控制机制便会将该发电机所产生的一部分电流(如:70%),分流出来,且对该部分电流进行滤波、升压等相关处理程序后,再将该部分电流提供给该电瓶,以对该电瓶进行「刹车回充」。如此,该「刹车回充」控制机制不仅能在摩托车刹车减速或停止行进时,使头灯仍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照明亮度,还能利用该发电机所产生的部分电流,对该电瓶进行充电,以确保该电瓶永远具有足以 启动摩托车的充足电量;及
(2)设定值回充:当骑乘者开启头灯行驶摩托车时,该控制机制根据摩托车引擎的转速(RPM),控制其回充功能,其中在该控制机制判断出摩托车引擎的转速超过一转速门限值(如:2100RPM)时,表示摩托车目前正处于高速行进状态,该控制机制会将该发电机所产生的电流,完全(如:100%)供应至头灯,使头灯能产生安全行进范围内所需的充足亮度,以满足骑乘者在行车上的安全;反之,在该控制机制判断出摩托车引擎的转速低于该转速门限值时,表示摩托车目前正处于低速行进或怠速状态,该控制机制仅会将该发电机所产生电流的30%输出至头灯,并将其余70%的电流分流出来,且对70%的电流进行滤波、升压等相关处理程序后,再提供给电瓶,以对电瓶进行「设定值回充」。如此,该「设定值回充」控制机制亦能在摩托车低速行进或怠速状态时,使头灯仍产生一预定亮度,且能利用其余电流,对电瓶充电,以确保电瓶能拥有足以启动摩托车的充足电量。
承上,通过前述回充控制机制,尤其是设定值回充控制机制,更能有效且准确地在安全照明的前提下,实现对电瓶充电的目的,以避免摩托车在低速或怠速时,头灯亮度会无谓地浪费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或无谓地消耗电瓶中储存的电量。一般而言,业者在设计摩托车时,均会针对摩托车的整体效能、耗电量……等多种因素,进行缜密的规划,且会搭配适当的电瓶与标准瓦特数(如:12V,35W)的灯具(如:头灯),令灯具不仅能发挥良好且安全的照明效能,且使电瓶具有长时间的使用寿命,但有部分使用者往往为了时髦或标新立异等个人因素,会对该摩托车的灯具进行改装,且以高瓦特数(如:12V,60W)的灯具取代原有的标准瓦特数的灯具,如此一来,若该摩托车原本使用标准瓦特数的灯具时,仅耗费2.91安培(A)的电流,将会因更改为高瓦特数的灯具,而变成需耗费5安培的电流,使得该灯具的耗费电流超出业者预期,进而发生额外消耗电瓶中储存电量的情形,极易导致电瓶蓄电量不足的问题,不仅使电瓶蓄电量无法启动摩托车,还造成电瓶因长时间未被充饱所产生的记忆效应,而大幅缩短了电瓶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该高瓦特数的灯具需耗费较高的电流,故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因此,对应于该高瓦特数的灯具的控制电路,在长期承受超过预期的温度后,亦极易发生烧毁或短路的情况,不仅造成该控制 电路故障,更严重影响到使用者的行车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7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