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21317.2 | 申请日: | 201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9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3/027 | 分类号: | B62D33/0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箱 翻转 缓冲 助力 机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载货汽车的车箱边板都采用上下合页的方式实现边板的开合。在边板开合的过程中,利用边板自身的重力自由向下翻落以及利用人工克服重力向上关闭。
车箱边板在向下开启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容易与车箱底板发生碰撞。关闭边板时,由于自重力较大,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关闭后的边板易晃动,产生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车箱边板在翻转开关过程中冲击力大的缺陷,节省人力,同时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其中,包括:
第一固定支架,与汽车车箱底板横梁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支架,与汽车车箱底板边梁固定连接;
连杆机构,中部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端铰接在车箱边板外侧;
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二端铰接;
压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背离连杆机构一侧的外部,所述压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其中:
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紧固螺母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其中:
所述紧固螺母上设置有垫片,所述紧固螺母通过所述垫片与所述压簧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主动杆,所述主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车箱边板铰接;
主连杆,所述主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主动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主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铰接;
直连杆,所述直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主连杆第二端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直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及汽车通过连杆机构带动导向杆位移,使压簧压缩,起到缓冲助力的作用,方便了车箱边板的开启和闭合,也提高了汽车行驶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中的压簧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箱边板翻转缓冲助力机构中的连杆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固定支架; 2-第二固定支架; 3-边板;
4-导向杆; 5-压簧; 6-紧固螺母;
7-垫片; 8-主动杆; 9-主连杆;
10-第一铰接点; 11-第二铰接点; 12-直连杆;
13-底板横梁; 14-底板边梁; 15-连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1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车架调整机构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的机舱盖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