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模块轮组改进的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19283.3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林;詹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玛科重型车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国枫律师事务所 11366 | 代理人: | 杨思东 |
地址: | 200129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动力 液压 平板 运输车 改进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模块轮组的转向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模块轮组改进的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是大型构件、装置或设备的运输车辆,具有自带动力,模块化拼接的特点,随着模块数量的不断增加,车辆的载重能力也相应增加。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利用自身的液压动力可实现平板车架的升降及装载物的装卸,而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辅助起重设备。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随着制造安装技术的发展,已在船舶、航空、电力、海洋平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向着各种大型化的工程安装方向发展。所谓模块是指一个单独的轮组,每个轮组均设有悬挂装置,每个悬挂上都有一个转向机构,也就是说每个轮组不仅可以单独控制运行,而且是实现整体运输车各种不同转向模式的基础结构。在现行的液压模块式平板运输车的模块轮组及相关设备中,为了实现整车的转向,均采用了一种液压油缸推动拉杆系的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由悬挂装置、中间轴、推杆、拉杆、转向臂、液压油缸、壳体组成,液压油缸输出端的伸出和缩入实现了设备的转向。在转向过程中,由于液压油缸输出端的伸出和缩入,推动转向臂,转向臂又带动推杆,推杆连接到悬挂装置上,悬挂装置滑动配合的置于中间轴上,推杆的运动带动悬挂装置围绕中间轴的转动。与此同理,悬挂装置又可带动另一拉杆,实现另一个悬挂装置的转动。以此类推,在受力允许的情况下,液压油缸可带动多个悬挂装置转向。然而,在转向过程中由于受连杆机构特性的制约,以及各个悬挂装置又是相互关联的,故,转向机构只有一种转向模式,左转(或右转),且最大转向角度只能达到55度左右。因此,对于模块数量多平板面积大的运输车而言,现有推拉杆式转向机构的转向角度将受限于运输路面或货场面积的制约,而不能完成或无法实现大型车辆的随意转向。为此,现有模块式液压平板运输车模块轮组的转向机构存在改进的可能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模块式液压平板运输车模块轮组现有连杆式转向机构存在转向角度小及转向欠灵活的结构缺陷,而提出一种转向角度大及转向灵活的齿轮齿条式的转向机构。为实现此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模块轮组改进的转向机构,包括悬挂装置、中间轴、液压油缸、壳体,其特征是中间轴上设有齿轮和中间连接件,齿轮啮合连接2个平行设置的齿条,每个齿条分别连接2个相对设置的液压油缸,齿轮连接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与悬挂装置连接;每个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液压油缸的活塞,两个齿条之间啮合齿轮,齿轮的端面与中间连接件连接;中间连接件设为法兰,法兰与齿轮端面设有圆柱销和连接螺栓,中间连接件设为法兰,法兰与悬挂装置为螺栓连接;圆柱销的个数不少于2个,圆柱销设为6个;中间轴的一端设有凸出的法兰边,中间轴的法兰边设有螺孔经螺栓将其固定于壳体。
按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模块式动力液压平板运输车模块轮组改进的转向机构,由于采用了齿条与齿轮的啮合传动机构,将与液压油缸活塞连接的齿条的直线运动,直接传动为齿轮的转动,不仅克服了繁复的杆式传动环节和避免了连杆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而且将转向角度增大到110度,明显的改善了大型平板运输车的单一转向模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捷合理,是一种有效和有益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齿轮与齿条啮合及连接油缸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就该实施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中间轴5上滑动配合的置有齿轮6和中间连接件——法兰8,齿轮6啮合连接2个平行设置的齿条10,每个齿条10分别连接2个相对设置的液压油缸9,每个齿条的两端又分别接置于一个液压油缸9的活塞910,两个平行齿条10之间啮合齿轮6。为传动齿轮的转动,齿轮6的端面与法兰8经由6个圆柱销68和6个螺栓681作固定连接,而法兰8又与悬挂装置1用若干螺栓81作固定连接,如此连接,则使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转动经由法兰传至悬挂装置而实现轮组的转向。中间轴5的一端设有凸出的法兰边,中间轴的法兰边设有若干螺孔,由螺栓81穿过螺孔将中间轴5固定于轴承盖(原有结构)11,轴承盖11是固定于壳体7的,所以中间轴5是通过螺栓固接于轴承盖11而间接的固定于壳体7。为使车辆在运行时更有力的承受驱动和制动力矩以及实现更为灵活的转向,在悬挂装置1与中间轴5的配合段设置有关节轴承(原有结构)2,齿轮6与轴承盖11之间设置有轴套3,推力轴承4主要承受轴向载荷。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当需要车辆作转向运行时,驾驶者操控相关系统,指令一个液压油缸9的活塞910推动齿条10前进,而与其相对置的另一液压油缸回油使其活塞缩入缸内,与此同时,与上述齿条平行设置的另一齿条,则执行与上述齿条方向相反的运动,两根齿条相对的推搓致使与其啮合的齿轮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法兰以及与法兰连接的悬挂装置同步转动,最终带动轮组完成转向。与此同理,当车辆需要反向运行时,操纵者发出与上述相反的指令,即由两个液压油缸反向推动活塞——齿条反向推搓——齿轮反向转动——带动法兰——再带动悬挂装置及轮组作反向转动。由于齿条与齿轮的传动机构较为杆式传动机构更为直接简单,且齿条的行程远大于杆式传动的行程,故,齿轮的转向角度远超过55度可达110度,也就是说齿条齿轮传动机构不仅明显的增大了模块轮组的转向角度,而且克服了单一模式的转向,本实用新型为大型或超大型平板运输车更多模式的转向提供了更为简捷可靠而有力的技术支持,可使多模块轮组大面积的平板运输车顺利地实施诸如“斜行、直行下的前半八、横行、横行下的前半八以及原地”等多种模式的转向。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捷合理,是一种有效和有益的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玛科重型车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通玛科重型车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9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
- 下一篇:一种带有折叠置物板的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