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智能救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14009.7 | 申请日: | 2011-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3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初;张蕊华;熊根良;梁发云;刘玲腾;刘述亮;汪炳央;龚雪飞;梁其辉;雷继堂;王宇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2B1/08 | 分类号: | A62B1/08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智能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高空智能救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发,且往往火灾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一旦火灾发生,楼宇内的烟雾、毒气等极大地危害各类人员的人生安全,同时电梯的危险(随时停止运行)性,楼梯逃生的长时性等,使得室外逃生成为了一种相对快捷、安全的逃生自救方式。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高空缓降逃生器,如摩擦轮式缓降器,依靠齿轮减速,并依靠弹性摩擦片与摩擦轮接触,将人体下降的势能大部分转化成热能消耗掉,从而降低人体下降速度,实现缓降的目的,但是存在发热大,容易失控,缓降逃生高度低等缺点;又如电动式缓降器,依靠电机驱动与齿轮减速,实现缓降,具有速度平稳、逃生楼层高,可多次使用的优点,但一旦出现火灾,用电通常无法得到有力保障,一旦停电,反而更容易出现危险。其他如液压阻尼式缓降器,也存在控制难度大,室外放置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密封老化导致的泄漏情况,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天,容易出现液压油凝固的现象,使用时反而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空智能救生器,该球生器利用磁阻尼发电技术,通过齿轮增速,将人体从高空下降的速度传递给发电机的输入轴,发出电能,并通过功率热电阻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耗散掉,同时,电能转换成热能时,实现对发电机绕组电流的控制,改变发电机的磁阻尼大小,产生阻碍人体下降的作用力,从而实现了对人体从高空下降速度的调节控制,同时不需要外接驱动电源,救生高度高,安全方便,不需要经过任何培训即可使用,且单片机控制系统嵌入智能控制程序,可以根据人体重量实现缓降速度的智能控制,同时,如果缓降速度超过系统软件设置的极限阈值时,则控制系统会自动启动电磁控制的应急摩擦减速系统,实现安全缓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应急减速摩擦片、应急减速摩擦轮、角形连杆、应急减速电磁驱动组件、散热风扇、阻尼发电机、双层固定座、绕绳轮、浮动压绳轮组、导绳轮组、增速齿轮传动组、电流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单片机主控模块、测速测距模块,应急刹车驱动模块、功率热电阻,其特征是双层固定座的外表面一端设有绕绳轮,绕绳轮紧靠浮动压绳轮组,浮动压绳轮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导绳轮组,双层固定座的中间空腔位置设有增速齿轮传动组,增速齿轮传动组的输入端同轴连接绕绳轮,增速齿轮传动组的输出端同轴连接阻尼发电机,双层固定座的另一表面通过绕绳轮同轴连接应急减速摩擦轮,紧靠应急减速摩擦轮的外缘边对称连接两片应急减速摩擦片,两片应急减速摩擦片的同端分别连接角形连杆,两个角形连杆分别连接应急减速电磁驱动组件,所述阻尼发电机分别连接电流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单片机主控模块,单片机主控模块分别连接测速测距模块,应急刹车驱动模块和电流控制模块,电流控制模块连接功率热电阻,功率热电阻的旁设有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1.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救生器的智能化无源化,利用单片机控制下降速度,使救生器更安全稳定速度快且舒适度好,由于不依赖外部电源,实用性备用性强。寿命长,目前已有类似的救生器实现了无源化,其使用高度也较高。但其控速范围却比较窄(速度阶梯变化对人冲击比较大,使人感觉不舒服),同样最大速度也存在着局限性,且有人为控制不精确,易造成失误,没有实现智能控制等诸多的弊端存在。也已有救生器逃生器实现了智能控制但需要220v的市电或蓄电池,而遇到灾难时往往会断电,备用性差。
2.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适应调节及减速控制,实现匀速下降、减速着陆,速度范围大,安全可靠。电磁驱动的应急刹车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使智能缓降救生器具备了很强的超载能力。
3.使用高度范围大(理论上只要绳子能受的了就能用,按绳子直径3mm人重60kg许用应力200MPa的话就可达1km)。
4.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存放和携带。
5. 无任何润滑油、脂泄漏,不含有毒、腐蚀材料,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4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安装折叠式电动跑步机
- 下一篇:皮肤施术用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