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变档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11273.5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田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3/30;F16H3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发动 机变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上的变档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摩托车发动机变档机构,由主轴1、副轴2、拔叉轴3、设置在主轴1上的倒档主动链轮4和进档主动齿轮5,设置在副轴2上的倒档从动链轮6′、拨轮7′、进档从动齿轮8′和输出齿轮9,设置在拨叉轴3上的变档拨叉10,以及链条11组成。倒档主动链轮4与倒档从动链轮6′通过链条11传动,进档主动齿轮5和进档从动齿轮8′啮合传动,拨轮7′位于倒档从动链轮6′和进档从动齿轮8′之间,变档拨叉10插在拨轮7′上并可带动拨轮7′轴向移动。
图2为拨轮7′的左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由图可知,拨轮7′左侧的圆周上均布有三个第一拨爪7a′。图4为拨轮7′的右视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由图可知,拨轮7′右侧的圆周上也均布有三个第二拨爪7b′。结合图1,倒档从动链轮6′右侧的圆周上均布有三个第一拨槽6a′,与拨轮7′左侧圆周上的三个第一拨爪7a′对应;而拨轮7′右侧圆周上的三个第二拨爪7b,与进档从动齿轮8′左侧圆周上均布的三个第二拨槽8a对应′。
拨轮的拨爪由模具成型,两侧的工作面有较小顺锥,使用一段时间后,拨爪磨损,会发生脱档,尤其是发动机负荷较大时,易出现脱档和挂档打滑现象。当拨爪与拨槽工作面之间的间隙设计较小时,会出现发动机进、倒档困难;当发动机拨爪与拨槽工作面之间的间隙设计较大时,负荷较大的大排量、大扭矩发动机运转,又会出现拨爪与拨槽工作面撞击异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摩托车发动机变档机构进行改进,以解决发动机负荷较大时,拨爪易磨损,出现脱档、挂档打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档机构,包括主轴(1)、副轴(2)和拔叉轴(3),所述主轴(1)上设置有倒档主动链轮(4)和进档主动齿轮(5),所述副轴(2)上设置有倒档从动链轮(6)、拨轮(7)、进档从动齿轮(8)和输出齿轮(9),所述拨叉轴(3)上设置有变档拨叉(10),所述倒档主动链轮(4)与倒档从动链轮(6)通过链条(11)传动,所述进档主动齿轮(5)和进档从动齿轮(8)啮合传动,所述拨轮(7)位于倒档从动链轮(6)和进档从动齿轮(8)之间,所述变档拨叉(10)插在拨轮(7)上并可带动拨轮(7)轴向移动,关键在于:所述拨轮(7)左侧的圆周上均布有倒锥形的第一拨爪(7a),该第一拨爪(7a)与所述倒档从动链轮(6)右侧圆周上均布的倒锥形的第一拨槽(6a)形状对应;所述拨轮(7)右侧的圆周上均布有倒锥形的第二拨爪(7b),该第二拨爪(7b)与所述进档从动齿轮(8)左侧圆周上均布的倒锥形的第二拨槽(8a)形状对应;所述第一拨爪(7a)和第二拨爪(7b)均由内侧面、外侧面、端面和两个工作面构成,所述第一拨爪(7a)、第二拨爪(7b)的其中一个工作面,在靠近端面的一端下沉形成一台阶(7c)。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采用倒锥形的拨爪、拨槽配合工作,有限地避免了发动机负荷较大时,出现脱档和挂档打滑现象;在拨爪上设置台阶以减小拨爪端面的宽度,使拨爪进入拨槽更加容易。
所述第一拨爪(7a)插入第一拨槽(6a)时,第一拨爪(7a)的工作面与第一拨槽(6a)工作面之间的间隙L、所述第二拨爪(7b)插入第二拨槽(8a)内时,第二拨爪(7b)的工作面与第二拨槽(8a)工作面之间的间隙L均为2~3mm,所述第一拨爪(7a)、第二拨爪(7b)、第一拨槽(6a)和第二拨槽(8a)的倒锥角α为3~4°。作为优选,拨爪与拨槽工作面之间的间隙L设置在2~3mm,拨爪的倒锥角设置在3~4°,既可以避免间隙过小出现的发动机进、倒档困难,加工难度高,又可以避免间隙过大而出现撞击噪声。
作为优选,均布在所述拨轮(7)左侧圆周上的第一拨爪(7a)共三个,均布在所述倒档从动链轮(6)右侧圆周上的第一拨槽(6a)共三个;均布在所述拨轮(7)右侧圆周上的第二拨爪(7b)共三个,均布在所述进档从动齿轮(8)左侧圆周上的第二拨槽(8a)共六个。在发动机换挡机构中,进档次数明显多于倒档次数,因此,首先要解决进档困难的问题,本结构中进档从动齿轮上的拨槽是拨轮拨爪数量的两倍,进入几率相应地增加了一倍,使进档更为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112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喷绘机的进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或除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