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缓冲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6713.8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林;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曦元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燕丽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缓冲器 | ||
1.一种减震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链状上下挂接在一起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中间体,构成中间体组合件,这样中间体可将空间分割形成相对隔离的若干空间,相对大一点空间称为主空间,以中间体组合件为骨架,整体或针对部分主空间注有弹性体,中间体组合件由注入的弹性体胶结在一起;位于最上方的中间体和位于最下方的中间体都是U形槽状,二者的开口方向上下相反,开口两侧设有向内或者向外的翻边,翻边上有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板、下板、螺栓和螺母,上板和下板都设有安装孔,中间体组合件夹装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最上方的中间体的开口两侧通过翻边的连接孔与上板固定连接,最下方的中间体的开口两侧通过翻边的连接孔与下板固定连接;在上板和下板之间以中间体组合件为骨架整体或部分注有弹性体,上板、下板和中间体组合件由注入的弹性体胶结在一起,由螺栓和螺母通过上板、下板、中间体组合件和弹性体它们各自的通孔将它们贯穿在一起;螺栓为球头螺栓,螺母为球头螺母,螺母紧固并焊接在螺栓尾部;上板的中部有与球头螺栓对应的向下隆起的沉头孔,下板的中部有与球头螺母对应的向上隆起的沉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上板通过阶梯形沉头铆孔与上部中间体的连接孔铆接,下板也通过阶梯形沉头铆孔与下部中间体的连接孔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减震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各块中间体上设有用于减重、增强弹性体一体化和利于弹性体与金属骨架结合的若干个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减震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中间体为上下两块时,构成上中下三个主空间,其中至少两个主空间内外都填充有弹性体,上下两块中间体相互垂直并都以螺栓为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减震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主空间内的弹性体是由帘布或金属板与弹性体相间隔而形成的多层帘布层或金属板层。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减震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弹性体外表面有模压成型的大量条纹或花纹。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减震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中间体为上中下三块时,中间一块中间体为方形筒,上中下三块中间体构成从上到下五个主空间,所有主空间或者一部分主空间内注有弹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曦元,未经张曦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67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