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料翻转及输送一体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98100.4 | 申请日: | 2011-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梅;赵洪叶;魏晓明;徐冬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永源新业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31/00;C10B5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翻转 输送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的能源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与生物质干馏裂解一体化设备配套使用的物料翻转及输送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生物质热裂解技术是生物质能回收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在一定的热力学条件下,通过提供有限氧或无氧的情况下,将组成生物质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含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可燃气体的过程。但是,目前生物质热裂解燃气中焦油含量高,缺少有效处理方法,已成为该技术进一步推广的主要障碍。
对生物质焦油进行裂解就是在高温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焦油裂解为低分子燃气,不仅解决了焦油的危害问题,而且可以提高燃气产量和热值。生物质焦油的裂解,既提高了气化效率,又提高了合成气的利用价值,对发展和推广生物质高品位利用技术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克服现有生物质焦油处理技术缺陷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使用粉状原料及粉状燃料的集生物质干馏与高温裂解于一体的生物质干馏裂解一体化设备。该设备将热解室与裂解室分开,原料先在热解室充分热解,产生的燃气及副产品再进入裂解室进行裂解。该设备的一个技术关键是对进、出料量的控制,要求原料首先能够在热解室中停留足够时间,然后,在有焦油产生的情况下,还要保证能够将热解副产品顺利的输送到裂解室。
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满足该生物质干馏裂解一体化设备的送料要求的物料输送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生物质干馏裂解一体化设备配套使用的物料翻转及输送一体化装置。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在不堵塞热解设备的情况下,对热解原料进行翻转混合,提高原料在热解室中的停留时间,以实现充分的热解反应,并对热解产物(即热解副产品)进行输送。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物料翻转及输送一体化装置,其被配套设置在生物质干馏裂解一体化设备中进行物料的翻转和输送,该生物质干馏裂解一体化设备包括上部热解室、下部热解室和位于该下部热解室外周的裂解室;其中,该物料翻转及输送一体化装置包括:变频电机,设置在该物料翻转及输送一体化装置的最上部并位于该生物质干馏裂解一体化设备的上部热解室上方;中心旋转轴,位于该变频电机下方,该中心旋转轴连接至该变频电机的主轴,由该变频电机驱动该中心旋转轴的旋转;上部旋转叶片,设置在该中心旋转轴的上部;中部旋转叶片,设置在该中心旋转轴的中部;以及下部旋转叶片,设置在该中心旋转轴的下部,其中所述上部旋转叶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中部旋转叶片和所述下部旋转叶片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物料翻转及输送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机架,位于该变频电机下方并对其进行支撑;联轴器,位于该机架中,自该变频电机下部向下伸出的主轴通过该联轴器与该中心旋转轴连接;以及油性石墨填料箱,在该机架底部环绕该中心旋转轴而设置,将位于该机架中的该变频电机的底座与位于该机架外的该中心旋转轴密封隔离,该油性石墨填料箱内部设有冷却该中心旋转轴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变频电机包括电机和与该电机依次连接的减速机构和变频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自该机架下部伸出的该中心旋转轴的上部留有1/4~1/3的长度未安装叶片,该上部旋转叶片、中部旋转叶片和下部旋转叶片具有不同的螺距,其中该上部旋转叶片的螺距大于等于该中部旋转叶片和该下部旋转叶片的螺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上部旋转叶片的螺距为50~100mm,该中部旋转叶片的螺距为30~80mm,该下部旋转叶片的螺距为30~8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上部旋转叶片位于该生物质干馏裂解一体化设备的上部热解室中,该上部旋转叶片的直径为该上部热解室的直径的65%~80%,该上部旋转叶片的叶片边缘距离该上部热解室的侧壁的距离为30~50mm;该中部旋转叶片位于该上部热解室的下部之中并向下延伸进入该生物质干馏裂解一体化设备的下部热解室的上部,该中部旋转叶片的直径为该下部热解室的直径的85%~95%,该中部旋转叶片的底部叶片边缘距该下部热解室的侧壁的距离为5~10mm;以及该下部旋转叶片位于该下部热解室中,该下部旋转叶片的高度为该下部热解室的高度的20%~30%,该下部旋转叶片的直径为该下部热解室的直径的65%~80%,该下部旋转叶片的叶片边缘距该下部热解室的侧壁的距离为15~2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下部热解室的直径小于该上部热解室的直径,该上部热解室的下部具有变径段,该中部旋转叶片位于该上部热解室的变径段中并向下延伸至位于该下部热解室中的50~100mm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永源新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永源新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81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