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腔半环面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96135.4 | 申请日: | 201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3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功;李华;姚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37/08 | 分类号: | F16H3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腔半环面型 功率 分流 无级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系中的变速机构,具体讲就是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现已装车使用的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由于金属间摩擦系数的限定以及带抗拉能力的制约,使得其在大扭矩传递中一直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相比,牵引式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器借助牵引油在输入锥盘、传力滚轮和输出锥盘接触区间的牵引性能传递运动和动力,极大地改善了接触面间的摩擦条件,提高了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器的承载能力,适用于中、大排量轿车。由于受牵引油剪切极限和运动构件材料的抗弯曲强度极限的限制,仅由牵引式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器传递的扭矩无法满足工程机械工作时对大扭矩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基于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器提供一种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适于工程机械需求的大扭矩传递。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包括一组牵引驱动的双腔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单元、一组2K-H型差动轮系以及定轴轮系和输出换向机构。其中双腔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单元包括2个输入锥盘(6a、6b)、2个输出锥盘(8a、8b)和6个传力滚轮(7);二自由度的差动轮系包括中心轮(11)、第二齿轮(12)、行星轮(13)和行星架(14);定轴轮系由第一齿轮(9)、第八齿轮(29)、第一副轴(28)、第七齿轮(26)、第二换向轮(27)和第二齿轮(12)组成;换向机构由第三齿轮(15)、第三主轴(16)、第二离合器(17)、第四主轴(18)、第四齿轮(19)、第五齿轮(20)、输出轴(21)、第三离合器(22)、第五主轴(23)、第六齿轮(24)、第一换向轮(25)组成。发动机的功率输入后分两路传递,其中一路经由第一主轴(3)和第二主轴(10)传递至2K-H型差动轮系的中心轮(11),另一路经过双腔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单元、定轴轮系传递到2K-H型差动轮系的第二齿轮(12);两路传输功率在2K-H型差动轮系内汇合,由行星架(14)输出,经换向机构实现输出轴的正反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级变速器中起功率汇流作用的2K-H型差动轮系被第一、二主轴、双腔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单元以及定轴轮系封闭,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封闭系统内部功率以功率循环或功率分流表现,若功率循环,将加大构件的载荷,加剧构件的磨损,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严重降低传动系统的性能;若功率分流,输入功率将通过双路径传递,减小各构件承受的转矩,提高系统的传递效率。为了避免该闭环系统内部发生功率循环,保证实现功率分流,所设计的双腔半环面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中定轴轮系齿轮的外啮合数为奇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在设计上满足定轴轮系齿轮的外啮合数为奇数,将不仅实现输入功率的正向分流,而且保证起功率汇流作用的2K-H型差动轮系中心轮和第二齿轮的输入扭矩同向,从而保证2K-H型差动轮系行星架的输出扭矩大小为中心轮和第二齿轮的输入扭矩大小之和,方向与中心轮或第二齿轮的输入扭矩反向。因此,所设计的无级变速器具有传递大扭矩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级变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设计上定轴轮系的奇数次外啮合保证了封闭的系统内部实现功率分流,克服了仅由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器不能传递较大扭矩的缺陷,满足了工程机械对大扭矩的需求。(2)通过设计功率分流机构,提高了系统的传动效率和系统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中2K-H型差动轮系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6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