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栖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5690.5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0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奎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栖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陆两用的交通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代步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节能低碳的环保交通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上的自行车种类已经越来越多,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既能在陆地行驶,又能够在水中漂浮行走的水陆两用自行车,受到了广大水上运动爱好者的喜爱。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水陆两用自行车都存在一些缺陷,如拆卸不变、水中行驶方向转换及驱动不方便、出入水中需要拆卸安装漂浮装置等;另外,现有水陆两用自行车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水中行驶的平衡性及稳定性问题,由于这关系到水中行驶的安全性,因此,如何使水陆两用自行车在水中行驶时更平衡更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经申请人检索发现,2009年8月1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0910184321.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主要包括前、后两侧可拆卸的气囊,该气囊在使用过程中易被硬物刺破,造成在水中行驶的危险。在1995年7月21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95241902.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该装置只能够适合在水中行驶,不具备水陆两用的的特性,若要实现陆地行驶,就必须拆卸掉浮筒装置,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陆两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简单,水陆均可适用的自行车。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和连接在所述自行车主体两侧的浮筒;所述浮筒沿中心轴方向设置有一根中心钢管,所述自行车主体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三角连接架和后三角连接架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相连;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由一根前底边连接杆、一根前高连接杆和两根前腰连接杆组成,所述前高连接杆竖直连接在所述自行车主体上,且位于前轮和自行车车架之间,所述前底边连接杆穿过所述前高连接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自行车主体两侧浮筒的浮筒中心钢管连接,所述两根前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自行车主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浮筒中心钢管;所述后三角连接架由一根后底边连接杆和两根后腰连接杆组成,所述后底边连接杆穿过自行车后轮圆心,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自行车主体两侧浮筒的浮筒中心钢管连接,所述两根后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自行车主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浮筒中心钢管;所述浮筒中心的钢管与所述自行车主体前后车轮中心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浮筒半径小于所述自行车前后轮半径;所述自行车前轮轮毂为实心轮毂;所述自行车后轮轮毂为实心轮毂,在后轮轮毂的左右两侧面上设有划水叶片。
自行车前轮轮毂设计为实心轮毂,可作为自行车在水中行驶过程中的方向舵,便于自行车在水中转向;自行车后轮轮毂设计为实心轮毂,并设有划水叶片,可用于自行车在水中行驶时给车体提供前进的动力,驱动方便而又省力。浮筒沿中心轴方向设有中心钢管,自行车主体通过三角连接架与浮筒中心钢管相连,简便的将两侧浮筒连接在自行车车体上,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既实现了水陆两用,又保证了自行车在水中行驶时的平衡性及稳定性;另外,浮筒半径小于自行车前后轮半径,保证了自行车在陆上行驶时浮筒不接触地面,真正实现水陆两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科学的设置了前后两个三角架结构,合理巧妙的将两侧浮筒连接在自行车车体上,布局十分合理,而且一气呵成,从而实现自行车的水陆两用,特别是解决了自行车在水中行驶时的平衡及稳定性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重新设计了前后轮,并将后轮与划水叶片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简捷适用的结构解决了自行车在水中的驱动及方向舵问题,使得前轮的方向舵与后轮的驱动相互协调,互不干涉,从而为真正实现水陆两用奠定了基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前底边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由两根位于两端的端前连接杆和一根位于中间的中前连接杆组成,所述中前连接杆穿过所述前高连接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端前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端前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连接;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前腰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由一根上前连接杆和一根下前连接杆组成,所述上前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自行车主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前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前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奎,未经张世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5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合一锁扣组装式浴室柜
- 下一篇:拖车钩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