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95508.6 | 申请日: | 201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定元;王立明;隋文科;格列昂·伊姆布施;托马斯·克伦伯格;弗朗茨·舒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28 | 分类号: | B66D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高雪琴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 装置 | ||
1.起重装置,尤其是钢绳葫芦,所述起重装置具有带至少两个基板的基架、带有至少两根具有第一支承端和相对的第二支承端的纵梁,所述纵梁将所述基板彼此连接并且彼此间隔,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中,所述纵梁(5a,5b,5c)的第一支承端(5d)和第二支承端(5e)如此可拆卸地固定在基板(4a,4b)上,并且如此构造至少两个基板(4a,4b)中的一个,即,所述纵梁(5a,5b,5c)能够沿其纵轴线(L)方向与基架(3)的装配、拆卸或改装相关地被安装或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基架(3)的装配、拆卸或改装相关地,在至少两个基板(4a,4b)的第一基板(4a)中设置用于穿入纵梁(5a,5b,5c)的通孔(8),并且所述通孔(8)具有的通过面积略微大于纵梁(5a,5b,5c)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中,所述纵梁(5a,5b,5c)的所述第一支承端(5d)分别插入通孔(8)中的一个孔中并且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中,所述纵梁(5a,5b,5c)的所述第一支承端(5d)通过固定元件(10)沿着和对着所述纵梁(5a,5b,5c)的纵轴线(L)的方向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4a)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10)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4a)的外侧面(4e)上,所述固定元件(10)具有固定孔(10a),所述第一支承端(5d)伸入所述固定孔中,并且所述第一支承端(5d)通过固定元件,尤其是螺栓(11)固定在所述固定元件(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10)被构造成框架,在所述框架中设有用于所述纵梁(5a,5b,5c)的所述固 定孔(10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基板(4a,4b)的第二基板(4b)的内侧面(4d)上设有盲孔(14),在起重装置的工作状态中,所述纵梁(5a,5b,5c)的第二支承端(5e)分别插入所述盲孔中并且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5a,5b,5c)的各个第二支承端(5d)通过螺栓(16)固定在所述盲孔(14)中,所述螺栓与纵梁(5a,5b,5c)的纵轴线(L)的方向对齐,并且支撑在所述第二基板(4b)的所述外侧面(4e)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从所述第二基板(4b)的外侧面(4f)接触到用于松开和固定的螺栓(1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a,4b)是矩形的,在假想的四边形,尤其是长方六面体的角中在所述基板(4a,4b)中分别设有盲孔(14)或通孔(8)。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5a,5b,5c)被设置成带有圆形横截面的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绳卷筒(2)的两端支承在所述基板(4a,4b)的内表面(4c,4d)之间和内表面(4c,4d)上,所述钢绳卷筒的旋转轴线(D)与所述纵梁(5a,5b,5c)的纵轴线(L)平行地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55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顶
- 下一篇:自动扶梯安装用角形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