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LED芯片损坏的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7370.7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铭;林明;李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冶星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3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led 芯片 损坏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封装技术,特别是一种防止LED芯片损坏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LED是利用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相互结合并释放出能量,使得能量带位阶改变,以发光显示其所释放出的能量的器件。由于其具有体积小、寿命长、驱动电压低、耗电量低、反应速率快、耐震性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信号指示、数码显示等领域。
LED耗电非常低,一般来说LED的工作电压是2-3.6V,当使用LED做指示灯时,如果电源电压过高,则可能将LED烧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现在一般会在LED上串联一个限流电阻,以达到保护LED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能很好的保护LED不被损坏,但是对于不同数目的LED灯带需要使用不同的电阻与之对应,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需要更换电阻,整个过程非常繁琐。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LED芯片损坏的封装结构,该结构通过将在LED灯内部一电极上焊接两个互相并联的限流电阻,避免了LED灯在使用时,电源过高而造成的损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LED芯片损坏的封装结构,包括支架和封装在支架上的环氧树脂灯帽(1),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阳极(5)和阴极(6),所述阴极(6)上设置有一反射杯(7),该反射杯(7)中固定有LED芯片(9),所述阳极(5)上焊接有第一限流电阻(3)、第二限流电阻(4),所述第一限流电阻(3)、第二限流 电阻(4)通过第一金线(2)与LED芯片(9)连接。
其中所述LED芯片(9)通过第二金线(8)与阴极(6)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限流电阻(3)、第二限流电阻(4)并联在一起。
其中所述反射杯(7)、第一限流电阻(3)和第二限流电阻(4)位于环氧树脂灯帽(1)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互相并联的限流电阻芯片封装于LED环氧树脂中,使LED灯具有限流作用,两个限流电阻其中一个损坏不会对LED灯造成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很好的保护LED灯不受大电流的损坏,而且还可以降低LED灯带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环氧树脂灯帽1、第一金线2、第一限流电阻3、第二限流电阻4、阳极5、阴极6、反射杯7、第二金线8、LED芯片9。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防止LED芯片损坏的封装结构,该封装结构主要将两个互相并联的限流电阻焊接在LED灯内部电极上,然后通过环氧树脂灯帽将其与LED芯片封装在一起,从而通过电阻的限流作用,对进入到LED芯片的大电流做限流处理,达到保护LED芯片不受损坏的目的。
其中该LED封装结构包括支架和封装在支架上的环氧树脂灯帽1,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阳极5和阴极6,所述阴极6上设置有一反射杯7,该反射杯7中固定有LED芯片9,所述阳极5上焊接有第一限流电阻3、第二限流电阻4,所述第一限流电阻3、第二限流电阻4通过第一金线2与LED芯片9连接;所述LED芯片9通过第二金线8与阴极6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限流电阻3、第二限流电阻4并联在一起。
其中所述反射杯7、第一限流电阻3和第二限流电阻4位于环氧树脂灯帽1中。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流电阻3、第二限流电阻4并联在一起,主要是为了防止其中一个限流电阻发生损坏时,造成整个LED芯片无法点亮,而通过两个限流电阻,则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当其中一个损坏时,整个电路还可以通过另外一个并联的电阻连接,从而极大的提高了LED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防止LED芯片损坏的封装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冶星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冶星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7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钮开关
- 下一篇: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