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共交通载客工具破玻璃应急逃生及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6987.7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2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汪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川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黄立 |
地址: | 61010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交通 载客 工具 玻璃 应急 逃生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应急逃生与救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公共交通载客工具破玻璃应急逃生及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公共交通载客工具包括公交车、地铁、轻轨列车、火车、豪华大巴等,它们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离不开的交通载客工具,而多数交通载客工具为保证车内舒适度,多数采用空调来调节车内温度,且大多数玻璃窗是处于封闭状态;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解救车内惊慌的人群,就可能出现伤亡现象;印尼警察劫持香港旅游车事件,成都乘客焚烧公交车等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公共交通载客工具上安装破除钢化玻璃的应急逃生和救援装置成为一种必要的救援措施。
目前针对公共营业场所出现的紧急情况还没有可行的破玻璃装置措施,针对公交车和旅游车的汽车逃生玻璃破碎装置查新有专利(申请号:200920065648.1);这种汽车逃生玻璃破碎装置是在发生汽车起火或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时,启动按钮,将与汽车电瓶连接的电子点火式气体发生器点着,产生的大量的高压气体充满充气空间,再沿着管状充气口内的撞击块冲向汽车玻璃窗,通过气流冲击波将汽车玻璃窗冲击破碎。这类设计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如果不设撞击块,有可能气流冲击波的能量不足以将汽车玻璃窗成功破碎;其二,如果设有撞击块,但缺乏撞击后的限位结构,可能造成撞击块击碎玻璃向外飞出伤人。前述两种方式都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使用可靠性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破玻应急逃生装置存在使用可靠性低、破碎玻璃时存在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启动动能大、冲击速度快、破碎玻璃安全高效的公共交通载客工具破玻璃应急逃生及救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公共交通载客工具破玻璃应急逃生及救援装置,由通过有线方式连接的控制模块和破玻作用装置构成,其中控制模块由电路控制部分1、启动按钮2和电池3构成,破玻作用装置由气缸6、气体发生器7、药室8、撞击冲头11、剪切销9、泻压孔12、止动位置孔13构成;气缸6呈L型,其内为药室8;剪切销9设于气缸6中部的内腔壁上,将药室8分为压力腔和泻压腔,压力腔和泻压腔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活塞式撞击冲头11的底座平面位于压力腔内,其冲头位于泻压腔并朝向气缸6底部,泻压孔12贯通泻压腔和外部大气,其轴心线与气缸6底部平面的夹角为45°~80°,气缸6底部设有止动位置孔13,止动位置孔13的内径小于撞击冲头11的底座外径,压力腔的开口端安装有气体发生器7,气体发生器7的出气口设于压力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公共交通载客工具破玻璃应急逃生及救援装置,其中启动按钮2为两档控制式,其中第一档为保险档,第二档为作用档。
本实用新型的公共交通载客工具破玻璃应急逃生及救援装置,其中气体发生器7由点火电路、产气药剂和药盒构成,点火电路、产气药剂均设于药盒内,点火电路连接控制模块的电路控制部分1。
本实用新型的公共交通载客工具破玻璃应急逃生及救援装置,其中破玻作用装置设于外罩4内,外罩4与车体支撑架5相连接,外罩4相应气缸6底部位置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公共交通载客工具破玻璃应急逃生及救援装置的有益效果:
1. 启动作用能量可以由自身电源提供,不依赖外部电源,可靠性高;
2. 破玻璃时启动动能大,冲击速度快;
3. 设有泻压孔和止动位置孔,确保作用装置安全可靠,破除玻璃效果明显;
4. 启动按钮有保险档和作用档,不会因误操作打开作用通道,使用安全可靠。
5. 整个装置重量轻、体积小,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破玻作用装置执行破玻璃前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破玻作用装置执行破玻璃后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的破玻作用装置外罩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电路控制部分、2 启动按钮、3 电池、4 外罩、5 车体支撑架、6 气缸、7 气体发生器、8 药室、9 剪切销、10 撞击冲头底座、11 撞击冲头、12 泻压孔、13 止动位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4,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川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川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6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FID辅助的地铁列车位置检测及精确停车系统
- 下一篇:车辆简单的防追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