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3380.3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1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何穗宁;张东;陈锦;马亮;黄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穗宁;张东;陈锦;马亮;黄兴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B60K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探测 防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
背景技术
空间探测活动的兴起,推动了探测车技术的发展。对地外星体进行探测,探测车需要克服恶劣的空间环境,其中对行星体的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尤为重要。
探测车的行走能力、越障能力往往成为探测任务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开发的探测车在车体的设计上使探测车能有较好的越障性能,而且多采用轮式行走机构。轮式行走机构虽然具有较好的行走机动能力,但轮式行走机构的圆柱形车轮在翻越石块和松软路面时,容易发生打滑和沙陷情况,尤其是沙陷情况会降低探测车车轮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探测任务的失败。例如美国向火星发射的两辆探测车都先后发生过沙陷情况,对探测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探测车的车轮结构在满足较好的行走能力和越障能力时,更需要能较好的适应和应对松软易产生沙陷的路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可以提高探测车车轮应对沙陷情况的能力。
一种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包括可变形车轮、车轮驱动电机, 可变形车轮包括车辐、变形连杆、变形盘固定电机联轴器、变形盘电机、变形盘电机联轴器、花盘、变形盘,车辐的中部开设转孔,车辐向四周延伸出多个间隔设置的实心辐轴和空心辐轴,实心辐轴和空心辐轴的端部与变形连杆固定连接,变形连杆相对空心辐轴滑动设置,相邻的实心辐轴和空心辐轴上的变形连杆通过胎面块连接,变形盘固定电机联轴器安装在车辐的转孔中,变形盘电机通过变形盘电机固定联轴器与车轮驱动电机相连接,变形盘电机通过变形盘电机联轴器、变形盘与花盘相固定。
如上所述的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空心辐轴中间设有滑槽,空心辐轴上的变形连杆与伸缩杆连接,伸缩杆设置在滑槽中。
如上所述的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空心辐轴中的伸缩杆从空心辐轴的侧壁伸出导向杆,花盘上对应导向杆顺时针开设有导槽,导向杆伸入到导槽中。
如上所述的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车轮驱动电机通过车架固定套固定在探测车车架上,车轮驱动电机与转向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可变形车轮在正常情况下与普通轮式行走机构没有区别,具有较好的机动能力,在探测车遇到沙陷情况时,由圆形变成正六边形,可以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效地减小探测车对地面的压力,避免车体发生沙陷,同时保证车轮的完整性,避免土尘进入车轮减少车轮的使用寿命,提高车轮的越障和地形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的部分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变形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中:1-转向电机,2-车轮驱动电机,3-车架固定套,4-车辐,5-转孔,6-实心辐轴,7-空心辐轴,8-变形连杆,9-伸缩杆,10-胎面块,11-变形盘固定电机联轴器,12-变形盘电机,13-变形盘电机联轴器,14-花盘,15-变形盘,16-导槽,17-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新型探测车防沙陷结构包括可变形车轮、车轮驱动电机2,可变形车轮包括车辐4、变形连杆8、变形盘固定电机联轴器11、变形盘电机12、变形盘电机联轴器13、花盘14、变形盘15。车轮驱动电机2通过车架固定套3固定在探测车车架上,车轮驱动电机2与转向电机1连接。
车辐4的中部开设转孔5,车辐4向四周延伸出多个间隔设置的 实心辐轴6和空心辐轴7,实心辐轴6和空心辐轴7的端部与变形连杆8固定连接,本实施例设分别有六个实心辐轴6和六个空心辐轴7。空心辐轴7上的变形连杆8与伸缩杆9连接,在空心辐轴7中间设有滑槽,伸缩杆9设置在滑槽中,伸缩杆9可在空心辐轴7的滑槽中滑动。相邻的实心辐轴6和空心辐轴7上的变形连杆8通过胎面块10连接,实心辐轴6、空心辐轴7、变形连杆8及胎面块10组成完整的车胎(如图3和图4所示)。
请一并参考图2,变形盘固定电机联轴器11安装在车辐4的转孔5中,变形盘电机12通过变形盘电机固定联轴器11与车轮驱动电机2相连接,变形盘电机12通过变形盘电机联轴器13、变形盘15与花盘14相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穗宁;张东;陈锦;马亮;黄兴,未经何穗宁;张东;陈锦;马亮;黄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3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