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织带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1093.9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3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郭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何宜章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带织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带织带作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安全保护装置,在国内外都有强制法规要求,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在装车之前必须对其各种性能进行检测,如安全带织带使用寿命,延伸率等。其中安全带织带耐磨性试验是一种通过比较已磨过和未磨过安全带织带试样的断裂强度百分率以检测其耐磨性的试验,所以需要一种专门对其进行检测的试验装置测量其各种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安全带织带耐磨试验装置,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市场上没有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以及成本低的安全带织带耐磨试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安全带织带试验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驱动部件、工作部件以及加重部件,安全带织带的一端头连接在所述驱动部件上,所述安全带织带的另一端头连接在所述加重部件上;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安全带织带做往返直线运动过程中,所述一根或多根安全带织带与所述工作部件的摩擦部件进行摩擦。
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通过支撑钢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钢架下端还设置有多个万向轮和/或可调支撑脚。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气缸、支架、滑轨以及连接板;所述气缸和所述支架都紧固于所述上面板上,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安全带织带的一端头,所述连接板在所述气缸驱动下沿所述滑轨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由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全带织带的一端头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滑轨与所述支架通过互设锯齿结构相互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作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上面板上的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下压板以及与所述下压板活动连接的所述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棒槽,所述棒槽中插有不同形状的摩擦棒,所述不同形状的摩擦棒与往返移动的所述安全带织带之间存在摩擦。
进一步,所述底座和所述上面板的上表面对应设有织带穿行孔。
进一步,所述上压板或所述下压板为一体件或有多块组成,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上压板上还固定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所述加重部件包括导杆和穿过所述导杆上的砝码,所述安全带织带的另一端头连接在所述砝码上;所述导杆的上端与所述上面板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导杆下端通过底座与所述下面板相固定。
进一步,所述砝码由第一夹板和与所述第一夹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板组成,所述安全带织带的另一端头经所述摩擦棒导向后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缓冲垫。
该安全带织带试验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也易操作并且成本也较为低廉,适合大规模进行推广。
(2)本实用新型可同时进行多根织带的耐磨性试验,因而大大的提高了实验的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由于可适用不同形状的摩擦棒,运行平稳,功能扩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带织带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带织带试验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带织带试验装置的另一方向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带织带试验装置的去掉箱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带织带试验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支架;101—上面板;102—下面板;103—支撑钢架;104—万向轮;105—可调支撑脚;2—试验装置;201—驱动部件;211—气缸;221—支架;231—滑轨;251—连接板;2511—上连接板;2512—下连接板;202—工作部件;212—底座;222—下压板,232—上压板;242—盖板;2421—手柄;203—加重部件;213—导杆;223—砝码;2231—第一夹板;2232—第二夹板;3—织带穿行孔;4—固定块;5—底座;6—缓冲垫;7—棒槽;8—安全带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10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甲苯法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储气瓶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