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段弹性系数的自行车前叉避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5237.X | 申请日: | 201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1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王晔;朱栋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弹性 系数 自行车 前叉 避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用在自行车前叉的避震器,特别关于一种其弹簧具有多段弹性系数的前叉避震器。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为现今社会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相对其他交通工具,自行车不仅便宜、零污染且零耗能,除此之外,更能穿梭在车阵中而免受恶劣的交通之苦,在短暂的移动距离中,自行车甚至能比其它交通工具更快抵达目的地,拥有如上述众多的优点,自行车因此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及使用。
对经常长时间使用自行车的车主来说,除了速度及方便性之外,车主们也相当重视骑乘时的舒适度,因此会在自行车上加装避震器,以降低行经颠簸之地时车体的震动。而现有的常见的避震器,其避震原理为设置一弹簧于其中,并通过弹簧来吸收其路面的震动,而为适应各种不同颠簸程度的路面,便需使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弹性系数的单位为牛顿/米,在相同的力的作用下,弹性系数越大的弹簧其变形量越小,因此理论上来说崎岖的地形需要使用弹性系数较小的弹簧,使其变形量去迎合高低不平的路面,然而若弹簧的弹性系数过小,在普通路面上使用时,又容易会因为弹簧容易压缩而有车身晃动过大的情形出现,因此便需要视不同的路况选择不同弹性系数的避震器。然而更换避震器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及技术,对一般车主来说非常不便,因此对于非常重视骑乘时舒适性的车主而言,若需时常行经各种路况,除了购买多辆装有不同弹性系数避震器的自行车,恐怕没有更方便的方式了。不能具有多段弹性系数以适应各式路面的自行车前叉避震器,还有待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段弹性系数的自行车前叉避震器,其具有多段弹性系数并能以此适应各种路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具有多段弹性系数的自行车前叉避震器,其中包括:一内管,其底端贯穿成型有一正柱孔;一弹簧座,其穿设并固定于内管的顶端处;一弹簧,其穿设于内管中并连接弹簧座的底端,且具有至少两分段,各分段具有不同的弹性系数;一导正柱,其穿设于内管的正柱孔中且顶端结合于弹簧的底端;一外管,其套设于内管及导正柱之外,外管底端与导正柱底端相连接固定。
特别地,所述弹簧进一步由下而上依序包含有低弹性系数分段、中弹性系数分段及高弹性系数分段。
特别地,所述导正柱进一步具有一结合盘,结合盘径向环绕成型于导正柱的顶端且抵靠于弹簧,结合盘的外径大于正柱孔的孔径。
特别地,所述具有多段弹性系数的自行车前叉避震器进一步具有一螺丝,螺丝贯穿外管底端并与导正柱螺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一支具有多段弹性系数的弹簧,并配合其内管及外管的设置,来达到通过单一避震器即可适应各种路况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弹簧压缩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弹簧压缩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弹簧压缩的第三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段弹性系数的自行车前叉避震器,其包含有一内管11、一弹簧座12、一弹簧13、一导正柱14、一外管15及一螺丝16。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内管11底端贯穿成型有一正柱孔111。
弹簧座12穿设并固定于内管11的顶端处。
弹簧13穿设于内管11中并连接弹簧座12的底端,且具有至少两分段,各分段具有不同的弹性系数,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3进一步由下而上依序包含有低弹性系数分段131、中弹性系数分段132及高弹性系数分段133。
导正柱14穿设于内管11的正柱孔111中且顶端结合于弹簧13的底端,导正柱14具有一结合盘141,结合盘141径向环绕成型于导正柱14的顶端且连接于弹簧13,结合盘141的外径大于正柱孔111的孔径。
外管15,其套设于内管11及导正柱14之外,外管15底端与导正柱14底端相连接固定。前述的导正柱14除支撑弹簧13外,更通过穿设内管11的正柱孔111,来确保内管11与外管15稳定地轴向移动。
螺丝16贯穿外管15底端并与导正柱14螺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5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水泥旋窑窑尾专用复合滤料
- 下一篇:地暖滤网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