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0259.7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4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蔡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10 | 分类号: | B60T11/10;B62L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 自行车 煞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油压煞车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
背景技术
按,传统自行车煞车结构不外是由枢设在车架上的煞车器,藉煞车片夹合在车轮钢图外围而达到煞车效果。
习用自行车用碟式煞车器大致可分为机械式及油压式刹车两种,机械式刹车器主要系以刹车手把拉掣长条型钢制索线而连动刹车器使其来令片夹掣蝶盘而刹车,而油压式刹车器则利用刹车手把连设油路管线至油压系统达到使刹车器来令片对碟煞盘产生夹掣的煞车效果。
基于上述传统式作法,实用新型人特别另研制出一种机械式搭配油压式的自行车煞车器装置,供自行车骑士有更多元化的选择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单一油压缸,即可达到分别控制前轮与后轮煞车操作的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其中:包含
一组机械单元,包括至少一煞车线及至少一连杆,该煞车线的一端连接一煞车手把,另一端连接该连杆的一端;
一油压单元,包括一油压缸、至少一推杆、至少一活塞、至少一弹性元件及至少一油管,该油压缸供该连杆可枢转地固定,该推杆的一端连接该连杆,使该推杆受该连杆带动,该活塞与该弹性元件可位移地设置在该油压缸的至少一空间内,该推杆远离该连杆的一端系抵止在该活塞的一侧,该活塞远离该推杆的一侧系抵止在该弹性元件的一端,该弹性元件远离该活塞的一端系抵止在该油压缸的一内侧面,该油管的一端系连通在该油压缸邻近该弹性元件抵止在该油压缸的该内侧面处;以及
一组煞车单元,连接该油管,该煞车单元分别具有一组主体活塞、一组煞车片及一碟片,该组主体活塞分别地设置在该碟片的两侧,且与该油管远离该油压缸的一端连通,该组煞车片分别地设置在各该主体活塞邻近该碟片的一侧。
其中,当该煞车手把拉动该煞车线时,带动该连杆朝该煞车线方向作动,而该推杆受该连杆带动而同时作动以推动该活塞,并压缩该弹性元件,藉此将该油压缸内的油液经该油管推向该煞车单元的各该主体活塞,使各该主体活塞朝向该碟片方向移动,且各该煞车片同时朝向该碟片方向移动并接触该碟片,以进行煞车操作。
其中,该煞车单元系设置在一自行车的一后轮处。
其中,该煞车单元系设置在一自行车的一前轮处。
其中,该油压缸具有一快拆元件,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自行车的一前叉管上。
其中,该推杆的一端系连接在该连杆的枢轴部位与该连杆连接该煞车线的一端之间。
其中,该推杆的一端系连接在该连杆的枢轴部位与该连杆远离连接该煞车线的一端之间。
其中,该油压缸系得直接成型于一自行车的竖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藉由上述结构,以单一个油压缸结构,以达到可分别对前轮及后轮进行煞车控制的功效,使得结构精简、降低成本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中机械单元与油压单元的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中煞车单元的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的作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中机械单元与油压单元的作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中煞车单元的作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中油压缸装设在前叉管上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中油压缸设于竖管(STEM)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前叉管;20煞车手把;1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
2机械单元;21煞车线;22连杆;3油压单元;31油压缸;
32推杆;33活塞;34弹性元件;35油管;36快拆元件;
4煞车单元;41主体活塞;42煞车片;43碟片;5竖管(STEM)。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油压式自行车煞车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0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车组厨房布置结构
- 下一篇:工程机械及其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