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行走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6586.5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力;于书生;谢全献;葛炜;曹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系统总体部 |
主分类号: | B60B19/04 | 分类号: | B60B19/04;B60B37/0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行走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形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机器人的轮式运动机构,其轮子都是固定的、不可变形的,而运动机构的运动能力与轮子的尺寸有直接的关系:轮子尺寸小,运动速度下降,越障能力降低;轮子尺寸大,运动机构不方便携带,限制了其应用场合。这就造成了携带与运动能力的矛盾。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行走机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变形,既能保证机器人具有较好的行走运动能力,又能根据需要缩小体积、便于携带的新型结构的可变形行走机构,实属当前本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形行走机构,使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变形,既能保证机器人具有较好的行走运动能力,又能根据需要缩小体积、便于携带,从而克服现有的行走机构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行走机构,主要包括一对伞形轮和连接伞形轮的主框架,其中:每个伞形轮主要包括轮毂,以及与轮毂可转动连接的三个以上轮片;主框架上固定有控制轮毂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控制轮片开合的展开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主框架上还设置有伸缩杆,并设有两个可沿主框架滑动的大轴承;伞形轮的轮片内端与轮毂外缘可转动连接,外端或中部通过连杆与大轴承的外圈连接;展开电机通过伸缩杆与大轴承的内圈连接。
所述的伸缩杆包括可滑动连接的展开丝杆和展开辅助导轨。
所述的展开丝杆通过两个展开丝杆轴承及其轴承座固定在主框架上,展开辅助导轨通过展开辅助导轨座固定在主框架上。
所述的展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小齿轮,展开丝杆上螺接有大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的大轴承的内圈通过展开螺母固定板与伸缩杆两端连接。
所述的轮毂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小轴承安装在主框架上。
所述的轮毂通过驱动轴转接座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联动,该驱动轴转接座还与小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小轴承的内圈通过小轴承座与主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每个伞形轮设有六个轮片;所述的驱动电机为两台,各控制一个伞形轮的轮毂转动。
所述的轮片内端通过轮片轴与轮毂外缘可转动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座固定在主框架上,展开电机通过展开电机座固定在主框架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行走机构,通过一个电机实现两个伞形轮的开合变形:伞形轮闭合时,体积减小,便于携带,并能保护机构内部设备,提高机构的整体抗震动能力,此时也可以行走,但运动能力较低;行走时,伞形轮打开,轮子尺寸变大,运动速度提高,越障能力增强,从而更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行走机构的伞形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行走机构的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行走机构的伞形驱动轮伞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行走机构,主要包括一对伞形轮和连接伞形轮的主框架。其中,两侧伞形轮结构相同,每个伞形轮主要包括轮毂23以及三个以上轮片1,主框架12上主要固定有驱动电机16和展开电机17。
轮毂23与一驱动轴转接座21固定连接,该驱动轴转接座21还与一小轴承26的外圈固定连接,小轴承26的内圈24通过小轴承座25与主框架12固定连接,从而将轮毂23安装在主框架12上。此外,还可在轮毂23外侧设置侧端挡板20。
轮片1的数量优选为如图所示的六个,轮片1的内端通过轮片基座2连接一轮片轴3,轮片轴3通过轮片轴座4和锁定螺栓5安装在轮毂23的外缘处,从而实现轮片1与轮毂23的可转动连接。轮片1的外端或中部通过轮片基座6、轮片轴7与一连杆8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连杆8的另一端与一大轴承28的外圈9连接。此外,驱动轴转接座21还可通过大轴承座29与大轴承28的外圈连接,更利于轮毂23与轮片1的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系统总体部,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系统总体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6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卡盘的检查方法以及静电卡盘装置
- 下一篇:使用光栅的触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