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导热孔散热的LED日光灯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51435.0 | 申请日: | 2011-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武斌;毛望庆;毛卫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品耀光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7/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导热 散热 led 日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日光灯,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导热孔散热的LED日光灯。
背景技术
LED日光灯具有亮度高、能耗低、光线柔和等诸多优点,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LED日光灯的散热问题,是影响灯具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一直是本领域的重要改进方向。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LED日光灯主要包括LED芯片1、散热器2以及连接LED芯片1和散热器2的基板3。其中,LED芯片1的散热必须先通过玻璃纤维基板3,然后才能将热量传导至铝散热基座。而玻璃纤维的导热系数只有0.8W/K*m,因此,LED日光灯的热量不能很快地传导到铝散热基座,从而直接影响了LED日光灯的散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LED日光灯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散热效果更好的新型结构的利用导热孔散热的LED日光灯,实属当前本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导热孔散热的LED日光灯,使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散热效果更好,从而克服现有的LED日光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导热孔散热的LED日光灯,主要包括LED芯片、散热器以及连接LED芯片和散热器的基板,所述的基板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导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导热孔内壁覆盖有导热层。
所述的导热层为铜质镀层。
所述的导热孔的直径为1mm。
所述的导热孔为4个。
所述的导热孔分布在距离LED芯片焊脚2mm处。
所述的基板为玻璃纤维基板。
还包括罩体,罩体罩于LED芯片上方,并与基板固定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纤维基板上增加导热孔,并在导热孔表面覆铜的设计,相当于将一个细铜导管沿玻璃纤维基板厚度方向穿透,使玻璃纤维基板正背面的热量发生短路,LED日光灯的热量直接向铝散热基座传导,从而显著提高热量传导效率,且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LED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导热孔散热的LED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利用导热孔散热的LED日光灯,主要包括LED芯片1、散热器2以及连接LED芯片1和散热器2的基板3。
其中,基板3可为玻璃纤维基板,并在基板3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导热孔4。还可LED芯片1上方设置一罩体5,罩体5并与基板3固定连接。
较佳的,还可在导热孔4内壁覆盖有铜等导热材质的镀层,以进一步增强导热效率。
导热孔径的大小与导热孔的数量计算:LED单颗功率0.06W,发光效率是1001m/W的LED,根据光通量与辐射通量(W)的当量关系Km=6831m/W,单颗0.06W的LED工作时,有68%以上的功率会以热量的形式产生。因此LED散热器的表面积通常要求60cm2/W,0.06W的LED对散热面积要求是1cm2,考虑成本及工艺的影响,将导热孔的直径设计为1mm,共4个,分别分布在LED两焊脚2mm处,可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兼顾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导热孔散热的LED日光灯,利用玻璃纤维基板3上的导热孔4,可快速地将LED芯片1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2的铝散热基座上,加速热的传导,保证了LED的使用寿命,适于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品耀光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品耀光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1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