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幅条用的螺帽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2384.5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丰;陈嘉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嘉丰;陈嘉禾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B60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轮圈 幅条用 螺帽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轮圈幅条用的螺帽构造,在于提供藉由螺帽来使轮圈中的每一幅条为稳固组装的目的。
背景技术
按,有关在自行车的车轮中所组装多个条幅条者(如图1),在每一幅条B从轮圈A的中心轴延伸至轮圈平面A1的孔洞A2中后,再由螺帽C来与幅条B的螺纹孔B1做螺合定位(如图2、图3),其中螺帽C为中空状、并在内径中间设有一段落的螺纹孔;然而,以目前这样的形态并无法使该螺帽C与幅条B组装位置调整至最适当的角度,原因是轮圈平面A1的孔洞A2并不是与螺帽C为呈垂直角形态、而是会有些微的偏斜角度状态,如此若硬要将螺帽C给「乔」到应该的位置,便会造成轮圈平面A1的孔洞A2与螺帽C之间无法完全贴合住,如此乃导致日后十分容易松动;且螺帽C的头部C1与身部C2之间为弯角C3,是当硬要调整螺帽C时反而造成其弯角C3受到极大的受力聚集,以致螺帽C容易从弯角C3位置产生断裂、破坏。再者,当穿置后的螺帽C若还要做微调转动的话,由于其身部C2为平滑状、以致不易作动,甚至还会伤及身部C2表面的完整性,是在使用上并不理想。
因此,申请人开发出本实用新型内容,并提出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轮圈幅条用的螺帽构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形成最佳的螺合角度,进而还可微调,以实现稳固组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轮圈幅条用的螺帽构造,在自行车前、后车轮的轮圈上藉由多个幅条自限位在轮圈的中心轴后乃延伸至轮圈平面的各个孔洞中,再由螺帽螺合以形成定位,其特征在于:
该螺帽由前段的椭圆球弧头端及后段的身部所构成,且椭圆球弧头端的圆径大于身部的圆径,并在椭圆球弧头端及身部相邻之间形成圆弧面,而在身部表面上设有呈等份分布的凹槽,而在螺帽内部为中空孔,并在中空孔的前端段落制成为连续波浪环状的凹部,而在后端段落则为当螺帽经组装设备套置在轮圈平面的孔洞后与幅条边端的螺纹段相螺合以运用椭圆球弧头端来调整与幅条形成最佳的螺合角度从而实现稳固组装的螺纹孔。
其中,在螺帽的前段为在与幅条做螺合过程当中以利用球弧面来调整与幅条螺合的角度者的椭圆球弧头端。
其中,在椭圆球弧头端及身部相邻之间制成一在与幅条做螺合过程当中以减少其受力的集聚的圆弧面。
其中,另中空孔及螺纹孔皆具有强化组合接触时的紧密度与牢固性的锥度。
其中,在螺帽身部表面上设有呈等份分布的强化在组装后配合手工具来做微调操作时的紧密贴合与牢固性的凹槽。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一、通过螺纹孔与幅条边端的螺纹段螺合,并运用椭圆球弧头端来调整与幅条以形成最佳的螺合角度,达到稳固组装的目的。
二、在螺帽的前段为椭圆球弧头端,以为在与幅条做螺合过程当中,得以利用其球弧面来调整与幅条螺合的角度。
三、在椭圆球弧头端及身部相邻之间制成一圆弧面,以为在与幅条做螺合过程当中,以减少其受力的集聚。
四、中空孔及螺纹孔皆具有锥度,以强化组合接触时的紧密度与牢固性。
五、在螺帽身部表面上设有呈等份分布的凹槽,为强化在组装后的配合手工具来做微调操作时的紧密贴合与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自行车轮圈在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在组装时的图示(一)。
图3:为现有技术在组装时的图示(二)。
图4: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5: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图6: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三)。
图7: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四)。
图8: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五)。
图9: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六)。
图10: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的图示(一)。
图11: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的图示(二)。
图12:本实用新型做微调时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嘉丰;陈嘉禾,未经陈嘉丰;陈嘉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2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吸盘
- 下一篇:泵送机构及其脉冲振动吸收装置、混凝土泵送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