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换档双速变速箱及其轮胎起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7916.6 | 申请日: | 201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3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英;蒋殿珍;高王灿;刘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8 | 分类号: | F16H3/08;F16H61/04;F16H61/3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换档 变速箱 及其 轮胎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工程车辆,特别涉及用于轮胎起重机的可自动换档的变速箱。
背景技术
港口轮胎起重机因行驶过程中,要满足平地和爬坡两种行驶工况,因此需要在液压马达和传动轴之间装一个变速箱,以满足其在这两种工况下行走速度间的转换。由于这两种工况下的速度和扭矩相差比较大,所以需要采用一种换档机构。目前用于港机轮胎起重机的行走变速箱换档机构一般采用拨叉换档,如图1所示,通过拨叉块22和两对双联齿轮23的齿轮啮合,来实现换档。该种变速箱结构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拨叉块换档时,需移动与另一双联齿轮啮合,由于齿轮的转动,会产生齿与齿相对的情况,这样会产生很大的冲击,且伴随有震动,从而会缩短齿轮的使用寿命;
(2)、双联齿轮的加工精度较低,从而会影响传动精度和使用寿命;
(3)、在换档时,只能在静止状态或者转速很低(对矩形牙转速差≤10r/min,其余牙形≤300r/min)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控简单方便、可在转速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平稳换档、换档时冲击小且能自动换档双速变速箱及其轮胎起重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换档双速变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以及与输入轴同轴线的主动轴,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装设一高速档主动齿轮,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装设一低速档主动齿轮以及一端与所述输入轴连接的第二液压摩擦离合器,所述中间轴上装设有与所述各主动齿轮啮合的高速档从动齿轮、低速档从动齿轮以及一端与所述高速档从动齿轮连接的第一液压摩擦离合器,所述输出轴通过一对常啮合齿轮副与中间轴啮合连接,所述液压摩擦离合器的控制油路上设有液压排量检测装置以及根据液压排量信号改变液压油流向以使不同液压摩擦离合器离合的液压换向阀。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二液压摩擦离合器设于所述高速档主动齿轮和低速档主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液压摩擦离合器的花键毂通过花键套接于所述输入轴外壁上,第二液压摩擦离合器的转动毂通过花键套设于所述主动轴外壁上。
所述第一液压摩擦离合器设于所述中间轴的一端,所述第一液压摩擦离合器的的转动毂通过花键与所述中间轴套接,第一液压摩擦离合器的花键毂与所述高速档从动齿轮为一体结构,所述高速档从动齿轮通过滚动轴承支撑于所述中间轴上。
所述中间轴上设有第一输油通道,所述第一输油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摩擦离合器的油缸相通,第一输油通道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换向阀相通,所述主动轴上设有第二输油通道,所述第二输油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摩擦离合器的油缸相通,第二输油通道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换向阀相通。
所述输入轴、中间轴以及输出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各啮合齿轮均为斜齿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轮胎起重机,包括底盘和上装,所述底盘的车架底部装设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与液压马达的输出端连接,变速箱的输出端与传动轴连接,所述变速箱为上述的自动换档双速变速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档双速变速箱,在两根分开的轴上各设置独立的液压摩擦离合器作为换档机构,并在其控制油路上设置液压排量检测装置以及可控制液压油输出方向的液压换向阀,即可利用液压摩擦离合器活塞缸的油压压紧其摩擦片,达到传递转矩的目的。换档时不会产生齿与齿相对的情况,冲击较小,可以在转速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平稳换档,且其操作控制比较容易,可以远距离操作,实现自动换档。具有结构简单、齿轮使用寿命长、传动精度高、可传递的转矩大、启动平稳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起重机,因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档双速变速箱,因此也应具备上述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换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换档双速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换档双速变速箱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胎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7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玻璃管用的喷嘴附加装置
- 下一篇:电饭锅蒸气聚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