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0106.8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芹英;王卓;白小芳;佃常青;缪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蓄电池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蓄电池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在发动机舱边纵梁上的支架上,由于蓄电池本身具有一定质量,故要求其安装支架的刚度能满足一定要求,以避免出现NVH共振破坏。现有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蓄电池通过三个螺栓孔装配于前轮毂包上;蓄电池安装支架通过两个螺栓孔装配与发动机舱边纵梁上,现有蓄电池安装平面上没有加强筋,仅中间有一个四边形凹槽使其刚度不高;与发动机舱边纵梁连接的两个现有安装孔之间的距离较近,并且螺丝孔的位置靠下端,使得与发动机舱边纵梁的装配连接刚度低;现有翻边没有延长过拐角,没有起到加强的作用;导致蓄电池支架安装蓄电池后,上下振动剧烈而出现支架开裂问题。基于以上,现有蓄电池支架结构刚度不够,导致支架整体刚度较低易出现NVH共振风险,从而综合导致支架出现NVH共振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它刚度高,能有效的防止NVH共振破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包括由平直的上段、凸起的中段和平直的下段连接为一体的支架本体,平直的上段与凸起的中段弯折连接,平直的下段与凸起的中段弯曲连接,凸起的中段上部为蓄电池安装面,在凸起的中段上部和下部设有一“T”形的中间加强筋,在平直的上段与凸起的中段弯折连接处设有三个螺栓孔,在平直的下段的下端部设有两个与发动机舱边纵梁连接的安装孔,其特征是:
在支架本体凸起的中段上设有两道对称的加强筋,两道加强筋分别位于中间加强筋的两边,且下端与中间加强筋的下端齐平;
设在支架本体凸起的中段两边的翻边超过平直的下段与凸起的中段弯曲连接处的拐角,与中间加强筋的下端齐平。
所述的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设在支架本体平直下段的下端部的两个与发动机舱边纵梁连接的安装孔的中心位置在发动机舱边纵梁侧面的中心线上。
所述的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设在支架本体凸起中段上设有两道对称的加强筋深度为5-8mm,宽度为10-12mm。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原有的蓄电池安装支架,使其刚度满足NVH性能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受力状态,其形状、布局、大小合理,翻边的长度考虑到电池支架的运动状态延长的长度合理,与发动机舱边纵梁连接的安装孔的位置布置合理,有效的提高了结构刚度,从而降低了出现NVH共振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原蓄电池安装支架和发动机舱边纵梁连接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和发动机舱边纵梁连接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包括由平直的上段、凸起的中段和平直的下段连接为一体的支架本体,平直的上段与凸起的中段弯折连接,平直的下段与凸起的中段弯曲连接,凸起的中段上部为蓄电池安装面10,在凸起的中段上部和下部设有一“T”形的中间加强筋20,在平直的上段与凸起的中段弯折连接处设有三个螺栓孔17、18、19,在平直的下段的下端部设有两个与发动机舱边纵梁8连接的安装孔15、16,其特征是:
在支架本体凸起的中段上设有两道对称的加强筋11、12,两道加强筋分别位于中间加强筋20的两边,且下端与中间加强筋的下端齐平;
设在支架本体凸起的中段两边的翻边13超过平直的下段与凸起的中段弯曲连接处的拐角14,与中间加强筋的下端齐平。
设在支架本体平直下段的下端部的两个与发动机舱边纵梁8连接的安装孔15、16的中心位置在发动机舱边纵梁侧面的中心线上。
设在支架本体凸起中段上设有两道对称的加强筋11、12深度为5mm,宽度为10mm。
本实用新型支架通过两个安装孔与发动机舱边纵梁连接,通过三个螺栓孔与前轮毂包7连接,然后,再将蓄电池安装在蓄电池安装面10上固定即可。
参见图1所示的现有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蓄电池通过三个螺栓孔1、2、3装配于前轮毂包7上;蓄电池安装支架通过两个螺栓孔装配与发动机舱边纵梁8上,现有蓄电池安装平面6上没有加强筋,仅中间有一个四边形凹槽使其刚度不高;与发动机舱边纵梁连接的两个现有安装孔4、5之间的距离较近,并且螺丝孔的位置靠下端,使得与发动机舱边纵梁的装配连接刚度低;现有翻边9没有延长过拐角,没有起到加强的作用;导致蓄电池支架安装蓄电池后,上下振动剧烈而出现支架开裂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0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桥减速器与分动器一体化结构总成
- 下一篇:汽车前挡风玻璃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