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液分离除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18372.9 | 申请日: | 201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逄锦伦;文光才;龙伍见;霍春秀;李磊;康建东;兰波;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质分离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多种汽液分离结构的汽液分离除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液分离器的功能较为单一,分离效果有限,不能满足在特殊情况下对干燥度的要求。在煤矿领域,抽出的瓦斯气体可以发电也可以进行蓄热氧化利用其热量,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由于该气体中含有水分和粉尘,对设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需处理的气体流量很大,普通的汽水分离器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除湿和除尘设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液分离除尘器,通过结构的改进,能够大大提高分离效率和气体的干燥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汽液分离除尘器,包括外壳体和由外壳体围成的内腔室,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气体入口和一个气体出口,所述内腔室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一块倾斜设置的丝网板,所述丝网板的下方设置有呈螺旋状盘升的盘管装置,所述盘管的位于下方的开口与气体入口相连接,所述盘管位于上方的开口正对丝网板设置,所述盘管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液微孔;
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与内腔室的底面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内腔室还设置有至少一块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上端沿与丝网板的下端沿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8)为直板,与其对应的丝网板(5)之间的夹角大于90°;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的下端沿指向内腔室的底面且两者不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与内腔室的底面相垂直;
进一步,所述丝网板的倾斜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盘管位于上方的开口为一水平开口;
进一步,所述内腔室的底面设置成倾斜面,所述出液通道与内腔室的连接处位于内腔室底面的最低点处;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液位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带网孔的盘管和丝网板的结合,将重力沉降、离心式分离及丝网分离功能于一体,从而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提高了气体的干燥度;同时,本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汽液分离除尘器,包括外壳体1和由外壳体1围成的内腔室2,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气体入口3和一个气体出口4,内腔室2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一块倾斜设置的丝网板5,本实施例中,丝网板5的数量为1块,其倾斜角为45°。
所述丝网板5的下方设置有呈螺旋状盘升的盘管6,所述盘管6的位于下方的开口与气体入口3相连接,所述盘管6位于上方的开口正对丝网板5设置,为一水平开口,盘管6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出液微孔;
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通道7,出液通道7与内腔室2的底面相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腔室2还设置有至少一块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的上端沿与丝网板5的下端沿对应设置,导流板8为直板,与其对应的丝网板5之间的夹角大于90°。实际使用中,导流板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导流板8的数量为一块,其下端沿指向内腔室2的底面且两者不相接触,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内腔室2底面上的积水能够汇合产生流动,避免导流板的下端沿对其流动产生阻挡作用。事实上,只要能够达到引流效果,所述导流板的形状还可以制成弧形、多段式等其他形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为了便于排水,内腔室2的底面设置成倾斜面,出液通道7与内腔室2的连接处位于内腔室2底面的最低点处。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为了便于实时了解内腔室的汽液分离情况,外壳体上还设置有液位观测装置9,本实施例中,该观测装置采用液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8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梳齿状输秧链梯式花生收获机
- 下一篇:自动化核酸分子杂交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