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刹车装置与前叉管的组装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0706.8 | 申请日: | 2011-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1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冠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L1/06 | 分类号: | B62L1/06;B62K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装置 前叉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与前叉管的组装结构,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用以减少前叉管的管材及重量,以提升操控上的灵活度,并可同时兼具刹车装置的稳定度及与前叉管间的坚固性。
背景技术
随着自行车日渐受到青睐,人们对自行车骑乘安全性的需求亦相对提高,其中尤以刹车装置更显重要;习用的自行车前轮刹车装置利用刹车把手连动刹车钢索,使刹车钢索拉动夹片向内夹掣前轮轮框,以藉由设在夹片上的刹车片与轮框的摩擦,使前轮停止转动,达到刹车的效果。
习用前轮刹车装置设置于邻近前叉管的二叉部交际处,并于刹车装置设有一固定端,以利用单点或双点锁固方式连接于前叉管上,亦或于刹车装置上延伸一轴杆穿设锁固于前叉管内;而为加强刹车装置装设的稳固性,一般会增加前叉管的二叉部交际处的管壁厚度,以提高支撑力,避免刹车装置因刹车时所产生的作用力,而造成刹车装置摇晃或断裂的情形;然而,因仅增加前叉管管壁厚度,刹车装置的轴杆仍与前叉管管壁内具有间隙,因此减少刹车装置晃动的效果仍相当有限;再者,为加强前叉管的管壁厚度,势必得增加管材用量,因此使得前叉管的重量亦会提高,导致其操控上的灵活度相对降低。
综合上开先前技术的缺点,大致上包括上述习用的前轮刹车装置,难以在降低前叉管管材及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前叉管操控的灵活度,并确保刹车装置的稳定度及与前叉管间的坚固性;而鉴于解决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刹车装置与前叉管的组装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装置与前叉管的组装结构,其结构简单,组装便利,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还能提高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刹车装置与前叉管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前叉管,具有二叉部,该前叉管于内近二叉部交际处设有一中空部,且该前叉管于前后两侧分别朝中空部延伸设有一第一开孔及一第二开孔,该第二开孔内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穿设一连接件;
一刹车装置,于内侧延伸设有一穿设于第一开孔并连接于连接件以容置固定于中空部内的轴杆;以及
一补强刹车装置的稳定度及与前叉管间的坚固性的补强装置,设于轴杆及连接件间。
其中,该刹车装置设于前叉管相对应第一开孔方向的一侧。
其中,该连接件具有一卡置固定于第二开孔内以固定该轴杆的卡固端。
其中,该轴杆与连接件以螺合方式相互接合。
其中,该连接件为一中空螺丝,该轴杆上设有至少一与连接件螺合的螺纹段。
其中,该前叉管为一体成型的管体。
其中,该补强装置为一套设于该轴杆上以使补强装置两端承靠于前叉管的内壁的中空轴套。
其中,该容置空间朝内延伸设有至少一供补强装置承靠的承靠座。
其中,该补强装置于至少一端延伸设有一顶抵承靠于承靠座上的顶抵部。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一、透过补强装置的设置,使其可于中空部内具有支撑肋的效果,以增加该等叉部交际处的强度,使该等叉部无需透过加强壁厚来增加强度,因此可藉以降低前叉管的管材及重量,以增加前叉管操控上的灵活度,并同时提高前叉管与刹车装置间的坚固性。
二、在于透过该补强装置以迫紧轴杆、连接件,以及前叉管,以提高刹车装置与前叉管的紧密结合度,避免刹车装置因刹车力道产生的作用力,而造成刹车装置产生摇晃的情形,藉以提高刹车装置的稳定度。
三、在于可藉降低前叉管管材,来降低制造成本,且因其并无复杂的结构,更无需使用过多的部件及螺锁元件,因此具有便于装卸的优点。
四、在于前叉管系以一体成型的管体制成,而非如一般前叉管以前叉竖管与叉部连接组合而成,因此可避免刹车装置作用时因应力集中于中空部周围,而造成前叉竖管与叉部交际处产生断裂或破损的情形。
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系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且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剖面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剖面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叉管及刹车装置的结合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冠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冠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0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