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斜巷运输自动安全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1901.4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2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丁洪盛;李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洪盛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05F1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运输 自动 安全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安全门,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矿井斜巷运输自动安全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矿井巷道都是斜坡式的,在运输上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有的常因小车脱钩加速下滑造成安全事故,另外,由于矿井里面充满易燃的瓦斯等气体,而传统的电动门的电压和电流都比较大,容易造成爆炸,可能会带来更加严重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斜巷运输自动安全门,它包括分别设置于斜巷各段的数个安全门,它还包括控制每一所述安全门打开和关闭的控制装置,当绞车行进方向的第一个小车达到其中一个安全门时,所述控制装置驱动打开该安全门;当绞车行进方向的最后一个小车离开该安全门时,所述控制装置驱动关闭该安全门。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检测绞车两端小车位置的定位单元;控制安全门打开和关闭的控制单元;接收定位单元的检测信号,确定小车的位置,向控制单元发送打开或者关闭安全门命令的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发出提示信号的报警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将安全门的状态信号发送给报警单元。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扫描器和数块对应于安全门的光敏扫描板,当扫描器扫描到其中一个光敏扫描板时,控制单元执行该安全门的操作,每一所述光敏扫描板由若干个光敏二极管组成的,当扫描器扫到其中一个光敏扫描板的第一只光敏二极管时,绞车行进方向上的第一个小车到达该安全门位置,信号处理单元向控制单元发出开门命令,控制单元打开该安全门,同时报警单元输出开门提示;当扫描器扫到最后一只光敏二极管时,绞车行进方向上的第一个小车离开该安全门位置,信号处理单元向控制单元发出关门命令,控制单元关闭该安全门,同时报警单元输出关门提示。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扫描器和数块对应于安全门的光敏管,以及控制每个安全门打开时间的延时器,当扫描器扫描到其中一个光敏管时,绞车行进方向上的第一个小车到达该安全门位置,信号处理单元向控制单元发出开门命令,控制单元打开该安全门,同时报警单元输出开门提示,延时器延时,等最后一个小车离开该安全门时,信号处理单元向控制单元发出关门命令,控制单元关闭该安全门,同时报警单元输出关门提示。
所述报警单元可以采用语音提示、图像显示或者指示灯提示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中的任意几项组合的方式实现。
所述控制单元采用磁铁开关实现,也可以采用光敏开关实现。
每一所述电子元件都采用环氧密封,以达到与空气绝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门不仅安全可靠,而且经久耐用,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制作成本低,本安全门的所有配件都 安装在地面(绞车房内),门上的电子元件采用的都是高可靠、长寿命、低电压和小电流的器件,最高电压仅为0.7伏,电流也小于10毫安,同时都是由环氧密封与空气绝缘,不会出现爆炸等现象,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结构框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单元实施方式一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单元实施方式二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矿井斜巷运输自动安全门包括分别设置于斜巷各段的数个安全门,以及控制每个安全门打开和关闭的控制装置,当绞车行进方向的第一个小车达到其中一个安全门时,控制装置驱动打开该安全门;当绞车行进方向的最后一个小车离开该安全门时,控制装置驱动关闭该安全门;而当小车脱钩加速下滑时,安全门处于关闭状态,安全门拦截住小车,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采用以下方式实现,它包括定位单元、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报警单元。定位单元用于检测绞车两端小车位置;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定位单元的检测信号,确定小车的位置,当小车达到或者离开所在安全门的时候,向控制单元发送打开或者关闭安全门的命令;控制单元根据信号处理单元的控制命令,执行安全门打开和关闭操作;报警单元接收信号处理单元的判断结果,发出相应的提示,当 然也可以在异常情况下发出报警提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基本上都安装在绞车房,布线更加合理,安全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洪盛,未经丁洪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1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性聚焦的太阳能聚热装置
- 下一篇:管道输送煤柱泵内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