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率电感器的绕线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0647.6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赖文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品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345 广东省东莞市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电感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功率电感器的绕线设备,能使导线采同轴并绕方式缠绕于一磁铁芯处,以完成功率电感器的前段作业。
背景技术
传统用功率电感器的绕线方式为单轴单线缠绕方式,即线圈在缠绕时,导线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利用机器带动而缠绕于磁铁芯的轴芯外围,完成缠绕作业后再剪断多余的导线,使该磁铁芯的轴芯外围存在着由导线缠绕而成的线圈组,该线圈组外层则残留着导线的两个出线段,此种缠绕方式有一缺点,就是导线其中一出线段是由线圈组的内层延伸出来,此线段会占据磁铁芯的绕线区内的空间,使导线绕线时匝数受限,影响功率电感器的电感值,当功率电感器体积愈薄时,此影响情形愈为严重。
因此本实用新型则思考设计另一种绕线方式,名称为同轴并绕方式,主要是当磁铁芯在缠绕导线时,将导线分为两线段,且两线段采同步但反方向依序缠绕于磁铁芯的轴芯外围,当内层缠绕紧实后才渐渐向外扩张,如此构成由导线缠绕于磁铁芯的线圈组,该导线两端的出线段是由线圈组外层延伸出来,此能使磁铁芯的绕线区空间能更有效被利用,例如能提升绕线的匝数,以增加电感值,或增加导线的直径,以提升所能负载的电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电感器的绕线设备,能使导线在缠绕于磁铁芯时,由磁铁芯的绕线区的内层依序渐渐向外缠绕,自动化的绕线方式能提升生产的效率,确保绕线的质量,以方便后续功率电感器的制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上转盘、下转盘、夹具头、导轮组及传动装置,所述上转盘中心区域为中空状,圆周处形成着一引线口;所述下转盘中心区域也为中空状,圆周处也形成着一引线口;所述夹具头具有能夹持所述功率电感器的磁铁心的夹持单元,所述夹具头能于前述上转盘及下转盘中心区域作上升下降的移动;所述导轮组具有数导轮设置上转盘及下转盘周围处,承接着所述上转盘及下转盘,使两转盘之间保持着固定间距并能平稳地转动;所述组传动装置则能带动上转盘与下转盘产生同步但反方向的旋转,藉此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原理是利用一夹具头夹持着一磁铁芯,由外部移动至设备内的绕线作业区后即停止不动,再由上转盘及下转盘牵动着一导线上、下不同的区段处,将导线的两区段采反方向同步缠绕于磁铁芯外层,随着上转盘及下转盘不断的反方向同步旋转,导线由能由磁铁芯内层渐渐缠绕于外层,达到同轴并绕的效果。
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图剖视图,图仅上转盘及下转盘采剖面图表示。
图3为图2中间位置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传动装置的齿轮传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作动时的前视图。
图6为图5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绕线作业进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绕线作业完成后夹具头退出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A 绕线作业区 1 上转盘
11 引线口 12 导轨
13 齿轮 14 耐磨件
2 上转盘 21 引线口
22 齿轮 23 导轨
24 耐磨件 25 夹线单元
3 夹具头 31 夹持单元
4 导轮组 41 导轮
42 支撑柱 5 传动装置
51 第一齿轮 52 第二齿轮
53 伺服马达 54 皮带
6 导线 7 磁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品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程品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100管线钢用气体保护焊焊丝
- 下一篇:功率电感器的绕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