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61873.9 | 申请日: | 201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9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淑云;郭海成;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苗青盛;王凤华 |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晶 薄膜晶体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晶硅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有源矩阵显示领域,TFT通常是用非晶硅(a-Si)材料做成的。这主要是因为其在大面积玻璃底板上的低处理温度和低制造成本。最近多晶硅用于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AMOLED)。多晶硅还有着在玻璃基板上集成电路的优点。此外,多晶硅具有较大像素开口率的可能性,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并且减少了LC和底部发光OLED显示器的功耗。众所周知,多晶硅TFT更适合用于驱动OLED像素,不仅因为OLED是电流驱动设备,a-Si TFT有驱动OLED的长期可靠性问题,而且也是因为非晶硅电子迁移率较小,需要大的W/L的比例,以提供足够的OLED像素驱动电流。因此,对于高清晰度显示器,高品质多晶硅TFT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实现有源矩阵TFT显示板的工业化生产,需要非常高的多晶硅薄膜的质量。它需要满足在大面积的玻璃基板上低温处理,低成本的制造,制造工艺稳定,高性能,器件性能的高均匀性和高可靠性。
高温多晶硅技术可以用来实现高性能的TFT,但它不能被应用在商业面板中使用的普通玻璃基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低温多晶硅(LTPS)。有三个主要的LTPS技术:(1)在600℃下退火很长一段时间的固相结晶(SPC);(2)准分子激光结晶、退火(ELC/ELA)或快速加热退火;(3)金属诱导结晶(MIC)。ELC可以产生最佳效果,但受限于高的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而且玻璃基板的尺寸也难以进一步增加。SPC是最便宜的技术,但需要在600℃下退火24小时左右才结晶。MIC的缺点是金属污染和TFT器件的非均匀性。从而,还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满足所有上述的低成本和高性能的要求。
所有的多晶硅薄膜材料的共同点是,薄膜上的晶粒的结晶方向的大小和形状在本质上是随机分布。当这种多晶硅薄膜被用做TFT的有源层,TFT的电学特性受限于沟道中出现的晶界。晶粒的分布是随机的,使得整个基板的TFT的电学特性不均匀。正是这种电学特性分布离散的问题,使得最终的显示出现如mura的缺陷和非均匀的亮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改善以上的TFT特性,包括ELA、SPC和MIC技术。通过掺杂多晶硅线,本征的多晶硅是由掺杂的平行线,称之为搭桥晶粒结构(BG)进行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1)形成多晶硅薄膜;
2)在多晶硅薄膜上形成掩膜;
3)离子注入,在多晶硅薄膜中形成掺杂的导电带或导电线;
4)将步骤3)获得的多晶硅薄膜图案化成有源岛;
5)沉积低温氧化物作为栅极绝缘层;
6)形成栅电极;
7)掺杂,形成源漏极。
本发明提供又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1)形成非晶硅薄膜,并在非晶硅薄膜上形成掩膜;
2)离子注入,在非晶硅薄膜中形成掺杂的导电带或导电线;
3)使非晶硅薄膜晶化,形成多晶硅薄膜;
4)将步骤3)获得的多晶硅薄膜图案化成有源岛;
5)沉积低温氧化物作为栅极绝缘层;
6)在栅极绝缘层上形成栅电极;
7)掺杂,形成源漏极。
这种先在非晶硅上掺杂形成BG线再结晶的方法,与先把非晶硅结晶,再在多晶硅上形成BG线的方法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当在非晶硅上进行P型掺杂,退火时更能促进非晶硅的结晶;由于掺杂物质在非晶硅结晶时会进行扩散,利用这点,可以更好地控制掺杂区与非掺杂区的比例,进一步地缩小存在于非掺杂区的晶界的几率,同时降低短路的风险;再有,由于退火工艺是在掺杂之后,在把非晶硅结晶化的同时也把掺杂物激活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在425℃经LPCVD沉积所述低温氧化物。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6)包括在栅极绝缘层上形成300nm的铝,再图案化成栅电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6)包括在栅极绝缘层上形成280nm的多晶硅,再图案化成栅电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对P型TFT的源漏极进行剂量为4×1015/cm2的硼掺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对N型TFT的源漏极进行剂量为4×1015/cm2的磷掺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18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材软化液
- 下一篇:一种高硬度O型圈复配橡胶材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