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车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8010.6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张仲轩;刘平义;柳冠伊;魏文军;张绍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王莹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底盘 高度 调节 装置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行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用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以便满足作物生长期及高秆作物的田间作业要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农田作业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田间作物种植后,中耕、除草、喷洒农药以及施肥等田间管理作业对农业机械通过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更为迫切地需要大幅度地主动调整车辆底盘高度以提高车辆通过性,随着作物生长过程中高度增加以及高秆作物的田间管理作业,通常要求调整范围超过轮胎直径。目前有很多种方式来实现对车辆底盘高度的调整,申请号为200610018159.1的发明专利包括了一种空气悬架,通过空气弹簧的充放气来实现底盘离地高度的变化,但调整量较小,远不能满足田间车辆底盘高度的要求。申请号为200510084634.0的发明专利,通过高度控制装置改变悬架支承相对于车身的高度,可在一定范围内间接地调整轿车底盘高度,提高一定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但结构复杂、造价高、刚性差,主要运用在轿车上,且由于结构限制使得调整量较小,仍不能满足农田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作业对车辆底盘高度能够实现大幅度调整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实现车辆底盘高度的大幅度变化,且调整范围超过车轮轮胎直径,以适应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农田作业机械的要求。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用于与车辆底盘固定连接的车架,与车辆车轮轴在竖直方向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车架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车架相对于车轮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
其中,所述车架包括底板及与其垂直固定连接的直线轨道,所述直线轨道穿有可沿其上下滑动的滑块;
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端部的支臂、分别与所述支臂的上连接点和下连接点铰接连接的上摇杆及下摇杆,所述上摇杆与所述支臂的上连接点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上摇杆的中部;所述下摇杆及上摇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下摇杆与上摇杆为平行设置;
所述上摇杆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端的相对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铰接到与所述滑块同侧的固定连接点。
其中,所述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以所述直线轨道为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其中,所述滑块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滑块还设置有位置锁定机构,用于锁定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中间直线轨道的高度位置。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装置。
其中,所述位置锁定机构为液压控制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车辆的底盘固定安装的两个上述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所述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相对的两侧。
其中,所述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位于所述底盘的前后两端。
其中,所述车辆爬坡时,位于所述底盘(10)前端的所述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降低,位于所述底盘(10)后端的所述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升高,所述底盘(10)处于水平状态;
所述车辆下坡时,位于所述底盘(10)前端的所述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升高,位于所述底盘(10)后端的所述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降低,所述底盘(10)处于水平状态。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用于与车辆底盘固定连接的车架,与车辆车轮轴在竖直方向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车架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车架相对于车轮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本装置可主动调整车辆底盘高度,且调整范围超过车轮轮胎直径,增大车辆底盘高度,大幅度地改变车辆通过性,以适应作物生长中后期及高秆作物对农田机械的作业要求;降低车辆底盘高度,以适应作物生长初期及低矮作物的田间作业要求,还可提供车辆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主动调整高度的车辆底盘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增大车辆底盘高度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降低车辆底盘高度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主动调整高度的车辆底盘上坡适应性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主动调整高度的车辆底盘下坡适应性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8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