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维生素C的无糖型营养软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7743.8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龙;林璇如;陈键濠;方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仙乐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38 | 分类号: | A23G3/38;A23G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5150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维生素 无糖型 营养 软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糖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维生素C的无糖型营养软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中国居民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结构失衡的双重挑战。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中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预计今后肥胖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调查结果还表明,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体力活动少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为儿童、青少年主要消费品的糖果,基本采用砂糖、糖浆等来源。而根据生物化学定义,糖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包括单糖、双糖、低聚糖及多糖,如葡萄糖、蔗糖、果糖、纤维素等。现有的明胶型软糖通常包括了蔗糖、麦芽糖浆等糖类物质,还原糖含量高达10%以上,在人体摄入过程中会被吸收转化,若长期食用,还原糖可转化为脂肪,增加肥胖风险;同时,对于糖尿病人群,食用软糖会增加血液中血糖浓度;对儿童青少年,长期食用还原糖类软糖会导致牙齿发生龋变,造成口腔疾病。
采用糖醇(木糖醇、异麦芽酮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液等)代替砂糖等还原糖,其甜度与蔗糖基本一致(65~120%),但糖醇类软糖还原糖含量小于0.5%,不参与糖代谢和血糖变化,对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发热量低,防龋齿,适合糖尿病病人、肥胖人群食用。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C可治疗坏血病、贫血,预防牙龈萎缩、出血,预防动脉硬化,作抗氧化剂使用,提高人体免疫力。人体主要通过植物摄入维生素C,但摄入总量少;普通软糖生产过程为高温操作,而维生素C对温度敏感,且造成软糖颜色发生褐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73368,名称为“一种无糖凝胶软糖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其凝胶软糖采用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酮糖醇、赤藓糖醇)替代蔗糖,并以明胶为胶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243823,名称为:“一种无糖玉米糖果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玉米加工产物低聚糖及糖醇为原料生产无糖软糖。上述两个专利中,均未有添加维生素C营养素的记载。并且其产品还具有如下缺陷:1)加速实验中还原糖变化明显;2)加速实验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率高;3)常温保持24个月后颜色对比变化明显。
综上所述:现有软糖存在以下缺陷:1)蔗糖或还原糖热量高,对人体的危害;2)进入新陈代谢,增加血糖含量,对高血糖、肥胖人群有潜在危害;3)软糖的营养补充功能欠缺;4)加速实验中还原糖变化明显;5)加速实验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率高;6)常温保持24个月后颜色对比变化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维生素C的无糖型营养软糖;该营养软糖可以减低还原糖的含量(符合无糖标准),并添加维生素C及其他维生素,可作为膳食补充剂,且保证其含量稳定,软糖产品颜色稳定。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一种含有维生素C的无糖型营养软糖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含有维生素C的无糖型营养软糖,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
食用糖醇 600~900份;
凝胶剂 10~150份;
酸味剂 10~40份;
香精 3~10份;
色素 0.2~10份;
维生素C 4~46份;
其他水溶性维生素 0~7份;
其它油溶性维生素 0~8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食用糖醇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赤藓糖醇、木糖醇、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
优选地,所述木糖醇是结晶状木糖醇。
优选地,所述赤藓糖醇为结晶状赤藓糖醇。
优选地,所述麦芽糖醇为液状麦芽糖醇。
优选地,所述山梨糖醇为液状山梨糖醇。
优选地,所述异麦芽酮糖醇为固体颗粒状异麦芽酮糖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仙乐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仙乐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7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动式声音录放装置
- 下一篇:防脱纱式遮阳帘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