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板的多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5062.8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9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伟;朱文辉;慕蔚;王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3/488;H01L23/31;H01L21/60;H01L21/5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41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隔片式 ic 芯片 堆叠 封装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基板的多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包括BT基板(16),BT基板(16)的载体(1)上粘接有至少两块IC芯片,所有的IC芯片依次堆叠粘贴,各IC芯片上的焊盘通过键合线与BT基板(16)上的焊盘相连接,BT基板(16)上固封有塑封体(11),其特征在于,相邻两IC芯片之间粘贴有隔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片通过绝缘胶或胶膜片与IC芯片粘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片采用单晶片、微晶玻璃片或陶瓷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的IC芯片按远离载体(1)的顺序的第一块IC芯片与BT基板(16)相连的键合线的弧高不超过110μm、第二块IC芯片与BT基板(16)相连的键合线的弧高不超过110μm;从第三块IC芯片起,每块IC芯片与BT基板(16)相连的键合线的弧高不超过120μm。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封装件的生产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晶圆减薄和晶圆划片以及隔片减薄和隔片划片
对于3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晶圆减薄最终厚度为100μm,并对减薄后的晶圆进行划片;
隔片采用单晶片:当单晶片用于3层堆叠封装件时,单晶片减薄后的最终厚度为110μm±10μm;当单晶片用于5层堆叠封装件时,单晶片减薄后的最终厚度为75μm;当单晶片用于5层以上堆叠封装件时,单晶片减薄后的最终厚度为50μm;
隔片采用微晶玻璃片或陶瓷片时,厚度根据需要定制,不需减薄;
步骤2:上芯、清洗、压焊
对于3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
在BT基板(16)的载体(1)上点上绝缘胶或导电胶,通过该绝缘胶或导电胶将第一IC芯片(3)与载体(1)粘接,并采用防离层烘烤工艺进行175℃烘烤;烘烤后进行等离子清洗,再从第一IC芯片(3)的焊盘向第一基板焊盘(7)打线,形成弧高不超过110μm的第一键合线(5),然后,在第一IC芯片(3)上依次粘贴第一隔片(6)和第二IC芯片(8):
若采用绝缘胶粘贴第一隔片(6)和第二IC芯片(8),则在第一IC芯片(3)上点上绝缘胶,将划片后的第一隔片(6)放置在第一IC芯片(3)上,通过绝缘胶使第一隔片(6)与第一IC芯片(3)粘接,不烘烤;然后,在第一隔片(6)上点上绝缘胶,将第二IC芯片(8)放置在第一隔片(6)上,通过绝缘胶使第二IC芯片(8)与第一隔片(6)粘接,送烘烤;两次粘接的绝缘胶的厚度均为20μm~30μm;等离子清洗,再从第二IC芯片(8)的焊盘向第一基板焊盘(7)打线,形成弧高不超过110μm的第二键合线(9);
若采用胶膜片粘贴第一隔片(6)和第二IC芯片(8),将带胶膜片的第一隔片(6)放置在第一IC芯片(3)上,使第一隔片(6)通过胶膜片与第一IC芯片(3)粘接,不烘烤;再将带胶膜片的第二IC芯片(8)放置在第一隔片(6)上,使第二IC芯片(8)与第一隔片(6)粘接;然后在150℃的温度下烘烤;等离子清洗,再从第二IC芯片(8)的焊盘向第一基板焊盘(7)打线,形成弧高不超过110μm的第二键合线(9);
对于5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
采用3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的上芯方法在载体(1)上粘贴第一IC芯片(3)、压焊第一键合线(5)、粘贴第一隔片(6)和第二IC芯片(8)、压焊第二键合线(9),然后粘贴第二隔片(18)和第三IC芯片(20):
若采用绝缘胶粘贴第二隔片(18)和第三IC芯片(20),在第二IC芯片(8)上点上绝缘胶,将第二隔片(18)放置在该绝缘胶上,使第二隔片(18)与第二IC芯片(8)粘接,不烘烤;在第二隔片(18)上点上绝缘胶,将第三IC芯片(20)放置在该绝缘胶上,使第三IC芯片(20)与第二隔片(18)粘接;在175℃下烘烤,等离子清洗;再从第三IC芯片(20)的焊盘向第一基板焊盘(7)打线,形成弧高不超过120μm的第三键合线(21);两次粘接使用的绝缘胶的厚度均为20μm~30μm;
若采用胶膜片粘贴第二隔片(18)和第三IC芯片(20),将带胶膜片的第二隔片(18)放置在第二IC芯片(8)上,使第二隔片(18)和第二IC芯片(8)粘接;再将带胶膜片的第三IC芯片(20)放置在第二隔片(18)上,使第三IC芯片(20)和第二隔片(18)粘接;在150℃温度下防离层烘烤;等离子清洗;再从第三IC芯片(20)的焊盘向第一基板焊盘(7)打线,形成弧高不超过120μm的第三键合线(21);
对于5层以上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件
在5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上芯的基础上,粘贴隔片和IC芯片:
若采用绝缘胶粘贴隔片和IC芯片,则在第三IC芯片(20)上点上绝缘胶,将隔片放置在该绝缘胶上,使该隔片与第三IC芯片(20)粘接,不烘烤;接着在隔片上点上绝缘胶,将IC芯片放置在该绝缘胶上,使IC芯片与该隔片粘接,然后采用与5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相同的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烘烤后进行等离子清洗;清洗后从该IC芯片的焊盘向第一基板焊盘(7)打线,形成键合线;依此类推,堆叠更多层的IC芯片;
若采用胶膜片粘贴隔片和IC芯片,则将带有胶膜片的隔片放置在第三IC芯片(20)上,该隔片通过胶膜片与第三IC芯片(20)粘贴,不烘烤;再将带有胶膜片的IC芯片放置在该隔片上,该IC芯片通过胶膜片与隔片粘接,在150℃温度下进行烘烤,烘烤设备和其它烘烤工艺与5层隔片式IC芯片堆叠封装相同;烘烤后进行等离子清洗;清洗后从该IC芯片的焊盘向第一基板焊盘(7)打线,形成弧高不超过120μm的键合线;依照上述方法,堆叠更多层的IC芯片;
步骤3:塑封
选用低吸水率(吸水率≤0.25%)、低应力(膨胀系数α1≤1)、流动长度为70cm~120cm的的环保塑封料,使用全自动包封系统和超薄型封装防翘曲工艺,进行防冲丝、防翘曲和防离层塑封,得到半成品框架;
步骤4:后固化
在150℃的温度下对步骤3的半成品框架后固化5h;
步骤5:植球及回流焊
采用现有普通球栅阵列封装植球及回流焊工艺进行植球及回流焊;
步骤6:清洗
采用现有普通球栅阵列封装的清洗工艺进行清洗;
步骤7:打印
采用现有普通球栅阵列封装的打印工艺进行打印;
步骤8:分离产品
使用现有普通球栅阵列封装切割分离的工艺切割分离产品;
步骤9:测试
对切割分离的产品进行测试;
步骤10:检验
对已测试完的产品进行检验,剔除不合格产品;
步骤11:包装入库
按普通球栅阵列封装件包装入库要求进行包装、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经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50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隔离半导体纳米线MOSFET
- 下一篇:焊球贴装工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